一大早起来,“列宁格勒”号上的通信兵就忙着调试舰上的广播系统。这个系统与无线通信系统相连,而无线通信系统已经调到轰炸机通话频率上,可以收听飞行员与地面控制人员的通话。
“快看!舰长!那边是什么?!”
弗拉基米洛夫转过头,正看到一朵巨大的蘑菇云从地平线上升起来,几乎同时,一声微弱的、略带沉闷的“噗”声从远处钻进耳朵里。
“上帝啊!那是什么?”弗拉基米洛夫惊恐地叫喊起来。
此时在爆炸现场,强大的冲击力瞬间压扁了一艘停在爆炸点下方的“苏联”级超级战列舰。爆炸形成的火球温度高达华氏10万度,裹挟着尘埃与水蒸气腾空而起。短短60秒内,爆炸形成的蘑菇云顶端已窜至4万英尺高空,云盖的直径达2英里宽。
1945年6月10日,中国投下的第一颗原子弹“青龙”是在列宁格勒时间9时20分12秒爆炸的,是在它从中国空军的“鸿雁”战略轰炸机“雪松”号上投下43秒后,在苏联喀琅施塔得军港码头铁桥东南方约150米处的上方520米的高度上爆炸的,其爆炸当量相当于12500吨TNT。
20世纪前三十年,苏联致力于日益增加的国际冒险,而喀琅施塔得获得了进一步的军事和工业投入。一份1945年秋天的中国研究报告指出,“喀琅施塔得已成为一座具有相当可观的军事重要性的城市。苏联第二陆军司令部建在喀琅施塔得,指挥着苏联西部所有的防务。这座城市是通信中心、物资储藏点和军队的集结地。”苏联的一份报告中说:“自从战争开始以来,喀琅施塔得的市民们可能有一千多次在‘乌拉’的呼喊声中送军队离开港口。”1945年,在莫斯科岌岌可危之际,苏联陆军总参谋部准备从喀琅施塔得指挥列宁格勒的防务以抵抗日益逼近的华军。
战争早期,这座城市的人口接近30万,6月10日常住人口数量大约为28万到29万名平民加上大约54000名海陆军士兵。
“时间较早,清晨依然温暖而美好,”一名名叫扎卡伊沃夫的喀琅施塔得的医师说道,他是喀琅施塔得通信医院的院长,他在日记中这样开头,记叙6月10日由“青龙”引起的事件,“黎明过去,无云的天空中反射着阳光,与我的花园中的阴影形成舒适的对比。”
“就在我抬眼往天空观看时,”一名当时只有5岁的小女孩瓦莱莉娅回忆说,她当时住在市郊安全的家里,“一阵白光闪烁,植物的绿色在这种光的照射下看上去就像枯叶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