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位面商人之强国梦 第二百七十六章 建国琐事4-各得其乐的北京各阶层

北京老城,四十胡同某座院落。

虽然炎黄红党攻克、接收北京后,虽然通过逐户登记调查,将早年间被倭寇、汉奸、恶霸、卖国商人等巧取强占的各类四合院收缴不少,但是由于民国的特性和民国年间一些名流的海外名声,使得一些四合院并没有在陷落年月被抢走,它们一直被那些名人或名流后辈使用。通过各种调查,也没有发现这些人当初巧取豪夺的任何证据。所以红党工作人员在请示上级,该如何对待处理这些北京老城的社会名流时,得到的答复是:维持原状。

康同璧,康有为最喜欢的女儿,她们家的四合院就属于这种状况。整个四合院是其丈夫设计的,风格是外中内西。所谓外中,就是指中式砖木建筑,粉墙黛瓦,四合院格局。进大门,即有一道用原木、树干及枝条搭造的柴扉,粗糙笨拙,显得很原始,很不经意。但仔细打量却发现不经意中,其实十分经意。院落里栽植着不加任何人工修饰的草与树。过柴扉,入正门,当中经过的是一条“之”字形的石板路。石板色泽如砚,脚踏上去凉凉的,滑滑的。这一切让人有置身乡村的感觉,却分明又都是经文化熏染过的、一派文人士大夫式的精致风雅。而所谓的内西,则指房间的使用和陈设。一进门便是一间小小的待客室:高靠背布艺沙发,有刺绣的垫子,菱形huā砖铺装成的地面,玲珑活泼。客厅很大,铺着红地板。它按使用功能分做了三个空间,一边是用来吃饭,一边是用来会客,另有一角摆放着书柜和写字台,供读书、作画、写字之用。

客厅里最惹眼的东西,是漂亮的英式壁炉以及与之相配的火具,还有铜制的台灯,烟缸和烛台等摆设。与客厅相通的,是康氏母女寝室:白墙壁,白家具,白窗帘,一尘不染。要不是母女的卧具分别是淡蓝与浅粉的颜色,真会圣洁得令人有些发寒。与盥洗室相连的一间屋子,里面堆满了许许多多的书籍和数不清的家具。那屋子大得似乎一眼望不到头。极讲究的是一道上空下实八屏雕huā落地隔扇,木料上乘,雕工一流,它给这间大厅营造出华美气派,这个地方其实是跳舞,开鸡尾酒会用的。中间的玻璃隔扇是活的,能移动。移动的位置,是依据来客的多少而定。

对于康同璧母女,早先的营生是靠出租部分屋宅获取的租金,以及祖辈留下的家当家底维持生计。炎黄红党光复北京后,因为大幅度搬迁移走老城里的居民,这里此时剩下的,多是早年间有田产家产,祖上福荫厚实的家庭,所以租金这块收入基本就断了。仅仅靠坐吃山空也让她们多少感到不踏实。不过很快,炎黄红党的工作人员,敲开了大门,和康同璧母女畅聊了大约一个小时,然后各自满意的签订了工作合约。

由于王凡的坚持,所以新政府内不存在让名人后辈,随意在哪个文史馆之类的部门挂个名号,领一份不菲或者足够维持其原来生活水准的工资,也就是说不允许“不劳而获”!

“所有人只要有工作能力,就不能不劳而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