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那一年,太祖司马炎屡次征召士安(皇甫谧字士安)先生入朝,但士安先生生性淡泊,不肯为官,后来就传出他的死讯。
而我叔父德元公来盛乐时,曾有一陌生老者和两个中年男子随行,我曾偶然见过那人一面,今日仔细想来,就是这位先生。再结合他的医术和为人,我才判断士安先生是假死隐居,后来因为觉得幽州祸患将生,这才和我叔父一起来到盛乐,直到今日,一直隐居在这里,之所以不肯回中原,恐怕就是为了别人说他欺君。”
拓跋郁律闻言,叹息道:“如此,还真是天意,若非这皇甫神医在此,阿烈却是难逃此劫啊。”
众人皆感叹不已,来世事无常,每一步都充满不解的玄机。但也正因为如此,未来才值得期待。
至于皇甫谧,众人知道他的身份后,对他充满了尊敬。
却不单单因为是历史上的著名医学家,救治了王烈一命。
而是敬重他的为人,和他的才华。
皇甫谧精通医学、文学、历史。编撰了《针灸甲乙经》,还编撰了《历代帝王世纪》、《高士传》、《逸士传》 、《列女传》、《元晏先生集》等书。
而且他为人生性淡泊,不喜为官,这才有了假死隐居,却不想今日为救王烈,以九十二岁的高龄再次出山。
王烈躺在病榻上,虽然不能多说话,当他听程翯过来告诉他皇甫谧的真实身份后,立刻想起来历史上对这个大家的记载,心下却是感激皇甫谧救命之恩,但同时却想:“如此良医却隐居世外,实在可惜。”
皇甫谧虽为皇甫嵩之后,但其实皇甫嵩死后,皇甫家族就一代不如一代,尤其到了皇甫谧这一辈,他生性淡泊,不愿为官,至此皇甫家就绝了官途。
而自从他假死后,皇甫氏一族更是彻底衰落下去。
对于这种要能力有能力,要品德有品德的能人,王烈自然心有所属。而皇甫谧的两个儿子皇甫方回,皇甫童灵,尤其是皇甫方回虽然在医术上没有皇甫谧的造诣,但却继承了乃父的眼光与文才。
当日皇甫方回避乱荆州,刺史陶侃十分敬重他。每次拜访皇甫方回,都身穿素色的士子服装,在刚刚能见皇甫家的大门的时候就下车马步行而去。
后来,权臣王敦遣从弟王暠代替陶侃为荆州刺史,迁陶侃为广州刺史,陶侃接受了王敦的任命。皇甫方回知道这个事情后,劝谏曰:“吾闻敌国灭,功臣亡。足下新破杜弢,功莫与二,欲无危,其可得乎!”
陶侃不信,坚决上任,期间王敦削去陶侃兵权后,果然要谋害他,全仰仗周访的周转而幸免。
一想到如此眼光卓绝的人才,将一直屈居于盛乐,至少是在皇甫谧死前不会离开,这岂不是好大的损失?
想到这点,王烈望向皇甫谧为其熬药的背影,却愈发的炙热起来。
程翯却没想道王烈躺在病榻上还在想着如何挖掘人才,只是细心的喂他吃着汤药,然后扶持他休息。
皇甫谧却更想不到,自己刚刚救治好的这个少年郎,日后竟然会将他皇甫家重新带入辉煌。
三日后,皇甫谧最后一次为王烈施针,终于拔除了他体内最后一点余毒,而王烈的体质更是要比一般人强上很多,加之有皇甫谧的良药内服外敷,几处外伤很快都结疤生肉。
而且在治疗中,王烈惊讶的发现,皇甫谧给他敷用的药膏和王氏姐妹花配置的金疮药有很大的相似,心下有些奇怪,难道王氏姐妹花会是这皇甫神医的学生?
但又一想,皇甫谧十几年前就来到了盛乐,那时候王氏姐妹花才是几岁的小儿,怎么可能和他学医。
因此,唯一的可能就是王氏姐妹花的父亲和皇甫谧有过交集。
当年皇甫谧在幽州和卫***结伴而来,说不定就在那时候见过两人的父亲呢?
当然,这些暂时不能得到证实的东西,王烈是不会说破的,这几日却是尽力交好皇甫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