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拿本国民脂民膏于国际上显摆颜面的,才是真正丢了颜面,失了国运。任何事物都不会是永远拿不空的,特别是国运,绝对是用一点儿少一点儿。若是再没有补充之道,嘿嘿……
许仙笑了,开口说:“诸君都是高丽的忠臣良将,诸君子仍在。可见高丽必不会亡……”
许仙的夸赞,都让他们脸红了,立即连说:“不敢,不敢。非母国出兵,我大高丽早亡矣!”
高丽的母国在北元,毕竟他们与元朝通婚了近百年。以这时代的人口数量,如果就说他们全都拥有了蒙族血统。他们肯定有委屈,但是要说其一半的人拥有,也绝对有漏网之鱼。
毕竟百多万人口的高丽,即便以二十五年通婚一次,也有足足四代人的通婚史了。
就是这么亲近的关系,转眼间。便把元国卖个精光,不得不说他们还真是了不起。
不过,这也是人之常情。有名的欧洲不同样是这样,表兄坑表弟,祖母玩外孙……实在是太正常了。付出真感情的全是白痴。
摆正心态,许仙也开始画大饼,说:“王师为复属国而来。尔等既为属国官吏当尽力为母国效力,早日打退乱臣贼子。”
许仙这话可不了得,几乎等于明说,这国家国土会还给你们的。这一下,他们激动了。“不知母国何日收兵?”
能不激动吗?先不说他们这诡异的民族意识,单单是利益,便足以让他们打破头了。
大明退军,他们便是真正的人上人。在这么个虚君的国家,国家大权根本是在他们自己的手中。然而,大明不退军,那就不同了。
元朝的统治可没有结束多久。他们即便没有亲身经历,也是听父兄讲过。
(一)随意废黜高丽国王
虽然从血缘而言,高丽国王自忠烈王之后皆有蒙古血统,但元朝朝廷还是随意废立高丽王。有几位国王都是数度被废。数度即位。忠惠王两次被废黜,忠烈王、忠宣王、忠肃王、忠惠王四位国王都曾两次即位。在元朝廷的干涉下,一国国君的废立如同儿戏。
(二)逼迫高丽改官制
高丽的国家制度主要是仿照隋唐建立的,因此许多中央国家机构名称与中原王朝类似。高丽在附辽、金时。虽然自称藩属,但事实上在官制的设置及王室的礼仪方面都是国的级别,但元朝廷认为高丽的这种设置是僭越。1275年,元遣使赴高丽宣旨,要求凡省、院、台部官名爵号有与元朝廷相同的,必须更改。高丽被迫修改与中原王朝相同的官称,改尚书省、中书省为佥议府,改侍中为中赞,改平章事为赞成,改参知政事为佥议参理,改刑部为典法司,改吏、礼二部为典理司,改御史台为监察司,改翰林院为文翰署。事实上,虽然高丽有半独立的地位,元还是认为高丽只相当于一个行省。高丽国王的许多专用词语因为与元朝皇帝一样,也需要改变。如“宣旨”改为“王旨”,“朕”改为“孤”,“奏”改为“呈”,“陛下”改为“殿下”,“太子”改为“世子”。高丽国王的庙号,自忠烈王之后一律不得用“宗”和“祖”,而用“王”,且以“忠”字冠之,以表示效忠元朝廷。
(三)索要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