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暴露了
在比赛的最后时刻,民族队抓住云嘉天宇后防线上的一次失误将比分扳成三比四,但是这个进球仅仅只是让最后的比分更好看些而已,并没有能够改变最后的结果。
不管怎么说,这是一场皆大欢喜的比赛,球迷们看到了一场精彩的比赛;云嘉天宇几乎所有的球员都得到了出场的机会;温格对球员们的状态有了一定的了解;新加盟的几名球员都在球场上展现出了自己的实力;市委很高兴云嘉天宇用一场胜利来为全市人民送上了新春贺礼;民族队虽然输了球,但是十万美元的出场费让他们的收获也不小,同时也没有输得太难看;至于云嘉天宇……
“球票收入九十七万,附属商品收入大约十万,广告收入五十万,再加上这场比赛的**转播费用五万,扣除一百多万的开支(其中民族队的出场费就有八十多万),差不多收入五十万上下……”
拿着会计送上来的这场比赛的财务报表,裴炜眯着眼睛笑了,这还是他入主云嘉天宇以来,第一次在一场比赛中实现了盈利,虽然对于他来说这五十万不算什么,但是最少证明了一点,他对俱乐部的开发是成功的,毕竟他不能总是靠自身的资产来投入到俱乐部里面去。
这是一个好的开端,也是裴炜逐渐摸索的一条如何让俱乐部具有自身造血功能的道路。
在进入21世纪之后,足球俱乐部的亏损在逐渐增多,就算是欧洲五大联赛的俱乐部也基本上都在负债经营,只不过那些豪门是靠财团的注入资金,中小俱乐部除了一部分能够通过不断出售球员来获得利润之外,其他的基本上都是负债累累。
就连生活水平比中国要高的欧洲俱乐部也很难通过球票、商品和转播权收入来维持俱乐部地正常运转,老百姓收入水平相对来说比较低的中国。俱乐部要如何找到生财之道也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以一个俱乐部平均每个主场都能够有三万球迷买票观看比赛来计算——实际上这已经是很高的了,就算是在职业联赛最红火的前几年,也有很大一部分俱乐部的球票收入达不到这一点——象云嘉天宇这样,分成四十、二十和十块这三个档次的球票价格,一场比赛在球票的收入上不过七十万,十一个主场加起来也不到八百万,胸前背后再加上场地边广告牌地收入算是一千五百万,再加上其他杂七杂八的收入。满打满算一个俱乐部一年的收入能够达到三千万就已经是经营得相当不错的例子了。
但是在96年以后,一个俱乐部一年的投入就算有五千万,也只能是算中等投入水平,甚至还远远不够。
光是这个巨大的差别就足以让所有的俱乐部都只能够依靠挂靠集团的资金投入,否则是不可能生存下去地。
之所以支出这么大,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球员的收入增加得太多了。
职业联赛开始之前,就算是国脚级的球员,每月能够拿到二千元钱的收入就已经是相当不错的了。但是在职业联赛开始之后,98年彭卫国从广州转会到重庆,他地身价是二百多万元,但是根据传闻,重庆队为了能够将这名国家队的中场发动机招至麾下。光是在他一人身上的花费就不下五百万,多余的钱到什么地方去了呢?还不是进了球员和经纪人地腰包?
就算是一个甲B球队坐板凳的,一年下来也能够有十几万的收入,可想而知俱乐部在这方面的开支是多么的大。对俱乐部的经济上造成的负担是多么的沉重。
增加梯队建设,让球队可供选择地余地增多,在有了竞争之后,俱乐部之间自然不会用恶意的攀比来满足球员和经纪人那无限膨胀的胃口,也能够节省下相当的一笔开支,可笑一些俱乐部还对此十分不理解,只是在足协的强硬态度之下才勉强按照规定执行,简直是短视得令人发笑。
不过裴炜也清楚这并不光是俱乐部的负责人短视的问题。很简单,俱乐部并不是这些老板的私人财产,他们基本上都是为集团打工地,需要地是短时间内出成绩,而不是如何将俱乐部的财政平衡,反正没钱伸手要就是了,反正钱来得也容易。
那些身为集团老板同时又在管理俱乐部地老总也并不是什么对足球很感兴趣的人,他们更感兴趣的是足球这个载体能够为他们的集团带来多大的广告效益。想想今年山东的某个企业为了获得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的广告位置而抛出了上亿元广告费的天价。显然还不如花同样的钱投资在足球上获得的广告效果更多。
但是在将来,当恶性循环下的联赛给这些集团带来的再不是正面影响。而是逐渐开始成为了一种无谓的投资的时候,这些集团自然会对俱乐部的兴趣锐减,在习惯了伸手要钱现在又要不到了,自身又缺乏造血功能俱乐部就只能集聚萎缩,就象泡脉经济一样的刹那间消亡。
裴炜知道自己的想法并不是杞人忧天,而是在未来,他亲身经历过这样的年代,看到过无数因为欠球员的薪水而迅速衰败下来的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