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大郎夫妇闭口不言,任人猜测。
“呵”,秦李氏轻笑一声,“按理说父母在不分家,我和你爹想着家庭和睦,给你三人分了家当,你也得了几十两银钱,如今你又做着县里的书办,大节小节的总能收些孝敬,你又不曾绞了银子给家里,娘再是不知,总也知道一年束修几钱”。
“娘”,顾氏急着道,“我二人在县里赁着房,凡事又都要花银两,便是菜米都要花银子,要是再加上铁头兄弟求学,实在......”。
“我让你们去的?”秦李氏提高了声音,“俗话说守多大的碗儿吃多大的饭,看菜吃饭,量体裁衣,要是肚皮大,眼皮子浅怨得了谁?”
“娘......”不等顾氏说完,秦大郎忙是拦下,“娘,不过是周济一阵,等儿子发了禄银,便多称些给爹娘”。
“没有”,秦李氏岂会信他,秦大郎服吏多年,也没见拿回来一分银子。
要说秦大郎自然是有钱,他做着县里的书办,虽说是服的正役,可他又与一般役员不同。
明律有规,“有事上役,无事事产,非常于职亦”,而秦大郎是告纳(买的)而来的吏职,非役。依成化年间所规,“州县杂事繁巨,隶吏常不足,许以工食银”,所以他在服正役时是半募的全天候役员,而其他时则属于全募的吏员,是自收自支并的县级国企和全额拨款的事业混合编制,等升为典吏就可吏部备案,变成户部拨款的公务员编制。
而一个县的书办工食银约为七两三钱,若是再加上三节两敬,再加上帮人书写文书,一年实际有十五两左右,这是正常收入,若是再帮人假写文书或是文书偏上一偏,那银子可就不知其数了。
秦大郎见秦李氏说的坚决,一时面带苦色,转头看着秦二壮,为难道,“二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