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奶爸劝学史 > 第13章 武安君?代国君

第13章 武安君?代国君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司马青史道:“此大王欲削将军封地也。”

武安君道:“如之奈何?”

司马青史道:“将军可奏请减封五千户于代郡。”

武安君道:“何以要封在代郡?”

司马青史道:“武安邑在邯郸心腹之地,将军若处赵王心腹之地,大王必疑也,大王疑则将军危矣。代郡远离邯郸,封地于此大王必不疑将军也,且代郡距离雁门关、平城较近,如今雁门关外患已除,已经从百战边关变成内外贸易中心,赋税丰饶。将军之却匈奴,于雁门关、代郡和云中一带威望已成。一旦天下有变,将军据三地北控关外养马之牧场,东窥弱燕千里枣栗之地,南视三晋粟麦膏腴之乡,西倚长城,进可攻,退可守,此万全之势也。”

又过了3个月,时已早春,雁门关前的战场早已草木繁盛,就连关内山坡上新添的四万多座新坟,也已经被青草彻底覆盖,俨然与山坡混为一体了。一切都是如此的欣欣向荣,好像数个月前的那场惊天大战根本就没有发生过。

关内因为大战损毁的商铺已经全部修复,酒馆茶肆,买卖铺户,牛马市场、客栈酒楼又都恢复到了往日的繁盛。

转眼又到了初冬,赵国农民已然完成秋收,开始闲了下来。赵国这几年叠经大战,首在休养生息,徭役并不十分繁重,好些人趁着没有农事,纷纷外出经商以求什二之利。北境之外大部匈奴人已经远遁,商路畅通,草原上的牛羊马匹、珍珠玛瑙依然是关内急需的,关外同样也需要关内的铁锅食盐之类。如今异族势弱,关内的商客们更是挺起了胸膛穿过雁门关去跟胡人贸易,没有匈奴的管理,当初异族收的关税都不用交了,挟着大胜之威,商人们跟胡人砍价的时侯声音都大了起来。有了这些优势,好些原本只做华夏各国贸易的商人们也坐不住了,纷纷从类似蛮赵商会这样熟悉北部贸易的商会里面高薪挖了些伙计来开辟北部商路。自此,雁门关内贸易繁盛,客商往来如织。

早春之时赵王已经下令从雁门关撤军,除留下原属边军四万人守备平城、雁门关之外,余者尽数调回邯郸侯令。

雁门关远离中原,为了便于养兵,武安君到任之时即奏请代郡、雁门、云中赋税用于养兵,不然武安君仅靠贸易之利也无力供养十五万大军。雁门关士卒待遇相比国内其他地方也是丰厚得多,普通士卒每日也有牛酒。这些经费多仰赖三郡关边民赋税和往来商税。

武安君道:“牧无有争雄之心,先生勿言。”

司马青史道:“虽然,将军当知无将军则无赵也,将军安则赵安。”

武安君道:“先生之言是也。”

武安君又道:“如今三郡府库丰盈,而邯郸数困,我欲献三郡财赋于邯郸,不知先生以为如何?”

如今关城士卒减少了四分之三,商税却大大增加,关内士卒更是个个养的膘肥腿壮。武安君居安思危,仍令各营将领每日操练兵马不辍。

这一日武安君拜访司马青史,二人见礼已毕,先说了些家常话。

武安君道:“大王来书询问我想要将封地放在何处,不知先生有何高见?”

司马青史道:“将军之意若何?”

武安君道:“大王封君从来都是直接封地,如今大王却来问我,我心中惶恐,不知大王何意,特来请教先生。”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