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
曹琳冷哼了一声,丢给了杨七一个后脑勺,一脸怨气地离开了御书房。
也就是从这天起,曹琳足足一个月没见杨七。
宫里人知道了真相,不再闹腾。
可宫外的人并不知道真相,依旧闹地欢。
特别是那些有心的官员,他们在得知了此事由苏易简负责以后,一个个携带重礼,去苏府打探消息。
一时间,苏府内门庭若市。
苏易简自知事关重大,当即闭门谢客。
这下,百官们好奇心就更重了,反而没有心思盯在孔连杰身上。
杨七一方面让苏易简继续造势,另一方面开始瞧瞧的对燕国境内的官员们频频调动。
一直为儒家摇旗呐喊的官员,杨七给他们加官进爵,却把他们调任到了一些并不重要的岗位上。
空出来的重要的岗位,杨七纷纷安插了大批的实干家,以及一些出身军伍和毕业与大同书院的学子。
等到百官们意识到此事的时候,杨七已经完成了近一半的调动。
地位被动摇,百官们的目光再次放到了朝廷上,开始了新一轮跟杨七打擂。
百官们似乎也意识到了这是一场骗局,所以开始放出流言,引导百姓。
一时间,官员沧州遗迹的各种传闻,缓缓的消声灭迹。
双方这么一闹,就是两个多月。
时间一晃,进入到了隆冬。
年关将近。
孔连杰已经被关了大半年。
百官们也不知道怎么想的,上书为孔连杰摇旗呐喊越发频繁。
御书房内。
杨七盘腿坐在火炕上,紧皱着眉头,看着桌上堆放的奏折。
彭湃身穿着一身裘皮,弹了弹身上积雪,抱着一叠奏折进入到了房内。
“陛下,金陵送过来的奏报。”
杨七看也没看,皱着眉头道:“又是辞官的奏折?”
彭湃苦笑道:“这回不是辞官的奏折……”
杨七眉头舒展,笑问道:“好消息?”
彭湃吧嗒了一下发苦地嘴,低声道:“更坏的消息……人家现在不辞官了,而是效仿当年的苏相公,直接挂印封金而去。
从腊月初一到今日,已经有一百多位官员挂印而去了。”
杨七脸上的笑意瞬间敛去,长叹一口气,“儒家啊儒家,远比佛道两家更难对付,确实急不得。这才稍稍一逼,就有这么多人辞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