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旨上,细数了老杨在雁门关的战功,也褒奖了战死在雁门关的忠魂。同时,宣布了朝廷对老杨的册封和赏赐。
“杨家军!”
“杨家军!”
“……”
当赵普宣读完了圣旨以后,百姓齐呼喊。
‘杨家将’、‘杨家军’。
这象征着荣誉的称号,被戴在了杨家的头上。
老杨接过圣旨的时候,手都在颤抖。
不是因为激动,而是因为愧疚。
因为,在圣旨上,关于党项人的功绩,还有杨七的功绩,只字未提。
所有的功劳,几乎都放在了老杨头上。
就连打伤耶律休哥的荣誉,也挂到了杨五的头上。
在百姓们热情的簇拥下,老杨如鲠在喉,很想辩解几句,却被赵普隐晦的眼神给制止了。
于是,百姓们把老杨这种想说又不能说的表情,解读成了憋屈。
一下子,关于杨家将在雁门关被人暗害的事情,再次被百姓翻出来谣传。
满载了所有荣誉之词的老杨。
骑上了赵光义御赐的御马,在百姓们夹道欢迎下,向皇宫走去。
御街两旁。
所有狂热的目光中,隐藏着一双怨毒的眼神。
那是一种恨杨家不死的眼神。
眼神的主人是一个女子,一个弓着腰,面带幕篱的女子。
女子看着老杨渐渐远去,她收回了怨毒的目光。
她挎着属于她的菜篮子,窜进了一条巷子。
然后在巷子里七转八转,在官营的教坊的后门停下了。
屈指在后门敲打了一下,门开了。
开门的是一个面色稚嫩的小丫鬟。
瞧见了女子以后,她苦着脸,埋怨道:“您怎么才回来,您让盯着的那位客人,已经到了多时了。”
女子从怀里摸出了一个银簪子,递给了小丫鬟。
“有劳了。”
小丫鬟摸着银簪子,喜不自胜,“应该的。”
然后,小丫鬟抱着银簪子,蹦蹦跳跳的离开了。
女子进入到了厨房,放下了菜篮子。
回到了自己房里,换上了一身靓丽的衣装,打扮的清新脱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