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9章 不杀皇太极,誓不罢休
北直隶,京师,紫禁城,平台。
在最近的半个月时间里,崇祯皇帝连续召集群臣在平台商议国事。可能是要借助平台的好运气,崇祯也喜欢上了这里。之前,他在这里宣布鞑子要撤走的好消息,结果引来了群臣的山呼万岁。
消息传到皇城外面以后,整个京师的百姓,都在山呼万岁,泪流满面。很多虔诚的老百姓,甚至自发的到午门之前,向崇祯所在的位置叩头拜谢,不少人喜极而泣。这一刻,崇祯感觉自己这个皇帝,还是很受人爱戴的,干活就更加的充满力气了。
昨天晚上,崇祯只睡一个多时辰,早上就急匆匆的起来了。他相信,只要自己继续努力,只要自己不懈怠,老天一定会照顾自己的。在自己的带领下,明国一定可以度过目前的难关,最终恢复以前的辉煌和强盛。他崇祯,朱由检,也将成为载入史册的一代明君。
不过,今天的平台应对,气氛有点凝重,发言的人不多。崇祯皇帝自己的心情,也轻松不起来。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今天的话题,的确让人进退为难。今天讨论话题就是要不要放弃辽东,要不要让张准进驻锦州和山海关。
自从陈新甲提出彻底的放弃辽东,将主力调回关外,先扑灭陕西流寇,然后再从长计议的策略以后,崇祯皇帝的确有点心动了。他细细的盘算过,觉着这个策略,既可以牵制张准的虎贲军,又可以让朝廷腾出手来,集中兵力,节省钱粮,一举多得。基本上,崇祯皇帝在内心里,已经默许了这个策略。
然而,陈新甲的策略透露出去以后,却遭遇到极大的阻力,相当多的大臣都上疏反对陈新甲,甚至有人直言陈新甲丧师失地,卖国,要将他抄家灭族。在如此巨大的阻力面前,陈新甲的压力也很大。的确,放弃锦州和山海关,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的确有卖国的嫌疑。哪怕张准也是明国人,还是朝廷名义上的大都督。
最大的阻力,乃是来自辽东监军高起潜和蓟辽督师吴阿衡,反应最激烈的也是他们两个。两人在奏疏里面,都明确的表示,不愿意放弃锦州和山海关。他们还在奏疏里面,罗列了种种富丽堂皇的理由。但是,明眼人都知道,两人不愿意放弃锦州和山海关,根本的原因绝对不像是奏疏里面提到的那样伟光正。
他们在山海关好吃好住的,有坚城可以固守,其实承受的压力不算很大。最重要的,因为是处在鞑子的前面,他们的钱粮,都是优先补给的,这给了他们很多中饱私囊的机会。如果调回去打陕西流寇,还有没有这样的待遇,那就难说了。
史可法刚到兵部的时候,曾经仔细的统计过,辽东每年耗费的银两,都超过二百五十万两。每年耗费的粮食,超过五十万石。基本上占据了国库收入的七成以上。在国库空虚的情况下,朝廷还得东拼西凑,尽可能的满足辽东军团的需要。
为什么朝廷要如此的优待辽东军团?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一旦辽东军团出现变故,鞑子就会长驱直入。之前杨廷麟曾经有奏疏,抨击整个明帝国的防务策略,甚至连死去的孙承宗都被抬出来,在朝廷一度引发轩然大波。最终,杨廷麟被逐出了京师。
但是,在史可法看来,杨廷麟的抨击,其实是有几分道理的。无论是之前的孙承宗,还是后来的袁崇焕,都有严重的本位主义思想。他们只关注辽东的事情,只知道拼命的增加辽东的防御能力,却忽视了整个九边。结果,导致鞑子可以轻松的越过长城南下。
如果朝廷不是在辽东耗费了太多的钱粮,匀出一部分加强长城沿线的防务,鞑子也不会轻易的南下。事实上,宣府、大同、山西三镇的明军,全部的粮饷加起来,一年都不超过一百万两,还不如辽东军团的一半。朝廷每年拨付给辽东军团那么多的钱粮,都真正用到实处了吗?白痴都知道是不可能的。
“陈新甲当杀!”
“误国的狗奴才!”
吴阿衡怒气冲冲的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