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捡宝生涯 第六百八十四章 鉴宝活动(二)

“明白。”老山给大家讲了一下,原来这人是资深“包袱斋”,这“包袱斋”指的是古玩行内有的人眼力好,但没钱开店,便用蓝色布包袱到各家古玩铺“搂货”,然后转手卖出。这种人一般称其为“包袱斋”。

这人手里的东西一般都是精品,然而,他有个规矩,他的东西都是一口价,谢绝还价。

对孟子涛来说,只要东西好,价格合适,一口价当然不是什么问题。

接下来,男子就把他脚边的盒子打开,只见里面是一对赏瓶,而且男子介绍说,这对赏瓶都是“居仁堂制”款。

“居仁堂”是堂号,其来历是袁世凯及其幕僚在秘密筹备称帝之时,不光密电全国要求各省“劝进”,更为称帝的吉时、礼制、舆辇、龙袍以及登基用品作了精心的安排。特别是在瓷器这一项上,更是费尽心思。

袁氏仿效历朝制度,设御官窑,专门拨出巨款一百四十万银元,派遣心腹—对古玩艺术品造诣颇深的郭世五到景德镇监制“洪宪瓷”。“居仁堂”原名海宴楼,为慈禧太后所建。袁世凯称帝后,将该殿作为寓所,并改名为“居仁堂”。

“居仁堂制”款瓷,为正宗“洪宪”瓷,是民国五年袁世凯称帝改元“洪宪”时的特制瓷器,也是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的最后一批御用瓷。因为洪宪瓷在中华瓷器史上的独特价值,历来为藏家所重视。

但由于袁氏的“洪宪帝国”太过短暂,以至于很多瓷器未及烧造成功便窑火渐冷,所以不管是“洪宪年制”或是“居仁堂制”的袁氏瓷器均鲜有真品面世。这就给民国以来的洪宪瓷仿制者以可趁之机,各种各样的仿品、赝品均加“居仁堂制”款识鱼目混珠,借以牟取暴利。

“居仁堂制”款的瓷器对孟子涛来说并不陌生,甚至他闲来无事,还统计过市面上不同此款的数量,居然不下上百种,要知道,袁世凯才在位多长时间,怎么可能会出现这么多不同款识。要知道在大清鼎盛时期的康熙,著名堂款号“中和堂”在六十年间也不过才三种款识而已。

所以说,市场上的“居仁堂”瓷器乱象横生,尤其要多加注意,当然,如果遇到真品也是极好的。

孟子涛拿起其中一件赏瓶,此瓶胎质洁白,釉色莹润。外壁绘粉彩博古高士图,高士宽袖博衣,席地而坐,灵芝、花觚、古书等博古之物陈列左右,一派仙风道骨。足书红彩“居仁堂制”篆书款。

一般来说,真正的“居仁堂制”款瓷器以粉彩和珐琅彩器较为多见,造型秀美,画工精细,质量较高。此瓶正符合这些特点,算得上是个中之精品。

孟子涛心中喜悦,紧接着拿出了另外一件赏瓶,乍看之下一模一样,非常精致,但以孟子涛老辣的眼光,半响之后,就发现此瓶的包浆有些不太对劲,再细看,绘画风格也略微有些不同。

等孟子涛里里外外仔细观察过,心中不由感慨起来,这件仿品和真品相比,足有九成五的相似度,得亏是他,要是换成其他人,非得被骗不可。

“老板,不知道你这对赏瓶要价多少?”孟子涛不动声色地问道。

“三十万。”男子比划了一下。

孟子涛似笑非笑地对着他说道:“贵了一点,十五万还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