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兰对中国文化了解不深,不过他和郑廷襄的决心倒是一样的,不把潜龙-1号量产,誓不罢休!
甲还船坞,一共拥有十个干船坞。其中有八个……是千吨以下的小型船坞,剩下的两个,一个是3000吨级,一个还在建。
这等情景如果被英国造船厂的同仁们看到了,一定会笑破肚皮:喂,现在的趋势是巨舰大炮。船坞越大越好,小于千吨级的船坞,造来干嘛?纯属浪费嘛!
然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八个小船坞,造价却高达80万美元,绝对不会比那些所谓的大吨位船坞来的差!
这些小船坞。都是卡内基钢铁集团援建的,它们虽然搬离了匹兹堡,有点伤元气,但其储备的技术力量,修建几个有‘特殊要求’的船坞,还是闭眼吃饭、轻而易举。
所谓特殊要求,自然便是按照霍兰的意思,以最大效率生产潜水艇的‘标准’来建造。这些小船坞,其它的先不提,单单里面一个高十二米、长宽均超过20米的透明水箱,造价和科技含量就着实不菲!
这个透明水箱,是霍兰向卡内基集团订制的,它可以容纳一艘潜水艇,模拟其在海水里上升下潜的动态场景。并且对模拟产生的数据进行记录、跟踪、优化!
一艘小船坞80%的成本,便是用在了这个透明水箱上。
这会儿,甲还船坞3号坞内,约翰.霍兰与郑廷襄。还有一大堆船业工程师,站在精钢铸就的铁架上,围着透明水箱缓缓地踱着步子。
3号坞的水箱,装的是龙灏留下的潜龙-1号,这是最标准的潜艇‘模型’,一些重要指标的实验,在经过多次预实验后,便会安排在这里进行。
霍兰和郑廷襄,与后边的队伍保持着一定距离,他俩边走边小声交谈,但从语气和脸色来看,两人的心情都不佳,貌似对这次实验,持悲观态度。
“这次的实验,你有多少把握,约翰?”
郑廷襄与霍兰合作快四个月了,从最初的不熟悉、有芥蒂,到得现在,双方彼此都已很了解了,郑大工程师对这位野路子出身的‘潜艇专家’,也心生佩服。
当然了,如果把郑廷襄换作正儿八经的白人,这种默契和融洽能不能这般快地形成,就难说了。
“预试验已经做了十二次,弄坏了五号和八号的水箱,但是……如果可以,我还想再做十二次!”
霍兰脸色严峻,盯着水箱里浸泡的潜龙-1号,仿佛那是他老婆子宫里的胎儿!
而自己,已经结扎了!
“也就是说,把握不大,对吗?”
“不超过三成!最理想估计。”
“咳,我以为你会说四成。”
“有区别吗?”
霍兰扭头,瞪住郑廷襄,那眼神,仿佛在拷问:那子宫里的胎儿不会有你一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