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打,别打了……哎哟,反了你,操,老子抽不死你!”
“救命呀,陈特步杀人啦,街坊邻居快来看……哎哟,你这贼汉子还真抽,娘勒,这日子过不下去了,我、我抱孩子回娘家!”
……
类似这样凄美的故事,旁边的街坊邻里算是习惯了,每当中山魂的衣服涨一次价,这些曾经有机会去而放弃的裁缝家里就会发生一次‘家暴’。
当然了,理智的讲,中山魂的故事也只是龙灏给唐人街带来的改变之一,其他的变化还有,魅好化工厂招的配药学徒工,鲲鹏造船厂招的造船临时工,以及旧金山各个码头上的苦力……
这些苦力,从前都是自发地聚集在一起,交点钱给洪门,以保证自己找到组织、不受欺负,而自从龙少爷来了之后,这些苦力就不用交份子钱给洪门了,不但不用交钱,而且,每人每天只要在码头工作满了四个时辰,就能拿到华夏镇出资的一美元补助费!
当苦力的哪个还不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啊?这一美元,简直就像白捡一样,连带着,得到实惠的苦力对华夏镇这种善举均是交口称赞不迭,表面上他们还受洪门的‘约束’,但这种约束的‘绳索’已经越来越淡,几近于透明了!
华夏镇不光有人发补助,还有一些人成立了个什么‘医疗保险公司’,只要是领取了补助的苦力,根据自愿原则,每个月只需花上3美元,就可以参加一个叫做‘医疗保险’的项目,项目规定:若是在缴纳保险期间得了什么病、或者遇到了什么不测,都可以到魅好化工厂开办的医院里接受免费治疗。
保险这种形式的集资。自古就有。
早在5000多年前,横渡埃及沙漠的商队为了让遭遇风暴的商人不致于损失货物而破产,就曾经商量着联合起来,通过了一个共同承担风险的互助共济办法。
这个办法约定,如果有商人的货物和骆驼遭遇不测而损失,那么未受损的商人就要取出一部分盈利来补偿救济受难者。假如大家都平安,那么就从每个人的盈利中提取一部分,留存做下次弥补损失的资金。
这个约定,就是保险的雏形。
现代保险业务的起源,则可以归溯到英国在1688年建立的‘寡妇年金制’和‘孤寡保险会’,它使得保险这种互助式的契约企业化,也使得商业保险这一个形式得到大力发展,从人寿保险、海上保险、财产保险逐步发展到火灾保险、医疗保险、健康保险等多方面……
尽管在19世纪,保险业务的开展在欧洲大陆已经颇为普遍。但对于在旧金山生活的华人来说,这还是一个新鲜未知的事物。
看未知的事物,双眼总是充满疑虑的色彩。
什么什么?每个月交3美元?要是没病,还退不退?不退了?这不是抢钱吗?这和从前洪门收的那些份子钱有什么区别?啥?你跟我说要是这个月病倒了,看病不用花钱?去,去你妈个乌鸦嘴,老子的身体倍儿棒,二十公斤的麻袋扛在背上健步如飞。我要是病倒了,我一家七口人都得喝西北风!留点口德吧你!不交。打死我也不交,你们说了这可是自愿的哦,老子不交这个什么保险费,每天的那一美元也能领哦?
这个时代的中国人对那些灾祸总是避讳的,因此,别看一个月3美元少。摊到每一天才一毛钱不到,但大多数人还是选择不去交,仿佛买了这个什么医疗保险,就跟预订了将来自己必然得病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