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沉默,盘腿而坐,双拳紧握撑在膝盖上,自嘲道:“恍若隔世。”
拂晓时分,不知何时睡去的老人猛然惊醒,再次眼神浑浊,然后继续他浑浑噩噩的一天。
就这样过去一个月有余,在一个中秋月圆夜,老人终于恢复清醒,只是这一次整个人的精神气,已经大不如前,垂垂老矣。
他跟僧人一起坐在檐下廊道,望向那轮明月,老人自说自话,“我孙儿很聪明,是天底下最聪明的读书种子,只可惜姓了崔,已是不幸,遇上我这么个爷爷,更是不幸,不该这样的,不该这样的……”
中年僧人寂然无声。
宝瓶洲崔氏曾有人言:有庙无僧风扫地,有香无火月点灯。
入冬后,大雪纷纷,老人睡在庙内,牙齿打架,脸色铁青,像是要熬不过这个寒冬,僧人托钵进入,递给老人一只温热干饼,老人怔怔接过手后,猛然丢在地上,眼神恢复些许清明,然后看着那个重新捡起干饼的僧人,再度伸手递过干饼,老人摇头道:“我活着只想见孙儿一面,要不然我死不瞑目,这口气我咽不下,断不掉!我要跟他说一声对不起,是爷爷对不起他……我不能疯,我要清醒,和尚你救我!”
老人一把手死死攥紧僧人手臂,“和尚,只要你让我清醒见着孙儿,我便是给你当牛做马都无妨……我这就给你磕头,这就给你当徒弟!对对对,你这和尚神通广大,一定可以帮我脱离苦海……”
这一次清醒过来的老人,精神气已经枯如朽木,出现了油尽灯枯的迹象,意识也不再清晰。
僧人淡然道:“如何都放不下执念?就算你见着了他,事已至此,又能如何?”
老人神色悲苦,“如何放得下?又不是我一人的事情,放不下的,这辈子都放不下的。”
中年僧人想了想,“既然放不下,那就先拿起来。”
老人痴痴问道:“如何拿?”
僧人答道:“去大骊。”
老人点头道:“对对,我那孙儿就在大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