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衣冠不南渡 衣冠不南渡 第724节

郑袤点评起自己的长子,神色却没有半点的变化。

曹髦忍不住夸赞道:“举荐贤才的人,就该如郑公这般,不害怕举荐自己的仇人,也不害怕举荐自己的亲人!”

“好,就以郑默来担任敦煌郡太守!”

至于郑默先前立下的功劳,曹髦也是知道的,他改进了书籍的分类法,用甲乙丙丁来进行分类,影响极大。

曹髦随即又问起了校尉和长史的人选。

郑袤依旧是不假思索的就给出了两个人名。

一个是邓艾的儿子邓忠,一个是白身的刘寔。

邓忠这个不必多说,而刘寔这里,他的出身并不是很好。

他的父亲刘广乃是一个县令,县令的儿子也绝对算不上是什么大族出身,他年少时失去了父亲,家境贫苦,他就靠着卖牛衣来养活自己,可他非常的好学,手里缠着绳子,口中还诵读着诗书。

就是因为这种好学的精神,他知识广博、通晓古今,自身品德清洁,行为没有瑕玷,深受当地百姓的敬爱。

后来,他在洛阳担任小吏,通过多次立功,做过河南尹丞,迁任尚书郎,廷尉正,吏部郎可就是在他的官位不断提升的时候,他的好儿子刘夏收取了极大的贿赂。

因为吏部是个好地方,先前就有王戎的例子在,吏部掌管了天下官员们的升迁和提拔。

不知道多少人都盯着这个位置,哪怕只是个吏部郎,在众人的眼里,那也是金光闪闪的,都想要跟他搞好关系。

但是刘寔这个人,非常的清廉,绝对不要这些人的贿赂,若是有人求他办事,他会很生气的那些人给轰走。

因为清廉,他自己的家里也过的不是很好,他要求自己的孩子们都跟他那样,要自食其力,还常常给他们讲述自己年少时的经历。

可惜,他的儿子们注定是不能跟他那样苦学成才的。

他的儿子刘夏收取了大量的贿赂,他答应那些人要在父亲耳边吹枕边风,让父亲答应那些人的任免之事。

后来王戎出事后,曹髦就下令彻查整个吏部。

结果这么一查,就查到了刘夏的身上,这位吏部郎也跟着落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