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非洲创业实录 第366章 “礼尚往来”

恩斯特肯定道:“想法不错,不过我们如何来实现呢!如何绕过奴隶贸易,可就是个大问题!”

实际上恩斯特早就想这么干了,但是当初没有这个能力,现在托马斯提起,恩斯特认为可以试一试。

托马斯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反问道:“殿下,伱是否听说过海地这个国家?”

“当然,加勒比海的小国么!”

恩斯特当然听说过海地,那是前世真正做到国民饿到吃土国家,同时堪称资本主义民主国家典范的国家,制度,法律同美国灯塔一模一样,唯一区别在于海地人口太多了,而又不像美国那样广阔。

不过那是21世纪的事了,现在的海地条件还是相当好的,虽然也穷,但是人口数量还没有达到前世那么夸张,岛上的资源还能维持海地人活下去,至少不会沦落到吃土的地步。

海地曾被称为安的列斯群岛的明珠,是世界上最富有的殖民地。在1750年代,海地提供了法国国民生产总值的50%。出产的糖、咖啡、可可、烟草、棉花、靛蓝源源不断的运往法国,经过提炼加工销往欧洲各地,创造了难以想象的财富。

坐拥这样的条件,海地没有发展起来,除了自身原因外,最主要的是国际社会的长期封锁。

1804年革命后,海地成为第一个黑人共和国,此时美国、英国仍然是奴隶制国家。国际社会认为海地的自由奴隶国家模式是一个危险的先例,怕引起其它奴隶制国家的效仿,对海地商品进行抵制,使海地经济陷入混乱。

海地政府急于得到法国和欧洲人的承认。法国自然是拒绝承认,除非得到土地支付赔偿,最终,在1838年,海地总统博耶接受了1.5亿法郎的债务来支付这笔赔款。

这笔债务加利息困扰了海地经济80多年,历史上直到1922年才还清。背负巨债使海地无法建设道路、供水、污水处理和电力等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