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恪顿时急了。宗预是怎么想的,他不太清楚,看他这样子,他似乎买不买都无所谓,如果吴国不买的话,他也没什么兴趣,可是吴国不一样啊,孙登还想靠这些连弩提高自己说话的份量呢。
“元逊,回去对子高说,有你这员大将在,足以抵得上一百架连弩。”
孙绍笑道:“我就不和你们说空话了,我已经上表天子,要求天子出面讲和,同时我还给魏王写了信,希望他也劝劝吴王和蜀王,这仗嘛,能不打还是不要打的好。实在闲不住,也没必要自己人搞自己人啊。你看我,不过一年的时间就拿下了扶南,赚得盆满钵满,数钱数得手都抽筋了。咱们大汉人啊,如果不是把眼睛只盯着自己人,一致对外的话,要发财容易得很。希望你们都能给我一点薄面,有话好好说,怎么样?”
宗预和诸葛恪面面相觑,谁也没想到会是这个结果。诸葛恪迅速的衡量了一下,立刻点头道:“大王仁义着于四海,如果有大王出面调停,一定能马到成功。我这就回复太子,先回长沙劝和,如果能侥幸成功,也算是一桩幸事。如若不谐,还请大王出面。”
孙绍点点头,又把目光转向宗预。宗预犹豫了一下,觉得这样做未必不是好事。如果孙绍真有这个心,并且说动了天子和魏王曹操,他就不但有了道义上的优势,而且有了实力上的优势,越魏联手,吴国想不退兵都不行,要不然的话,越国攻其东,魏国攻其北,蜀国击其西,吴国覆亡在即。
“敢不从命。”
“如此甚好。”孙绍大喜,随即和他们洽谈粮食的问题。这次拿下扶南,他几乎全盘接收了范蔓三十年来的积储,不仅有堆积如山的金钱,还有大量的粮食。扶南地处冲积平原,水道纵横,水稻种植业很发达,范蔓搜刮又狠,积储的粮食足以供十年之用,要不是顿逊城下擒获了范蔓,西卷城外擒获了范长,扶南的兵力损失太多,凭着这些积储,范蔓足可以在特牧城守上几年,耗得孙绍筋疲力尽。现在他财大气粗,说话声音当然要响得多。
经过磋商,孙绍支持了孙登三万石稻米,足够他一万大军吃到长沙的,然后又支持了宗预三万石,并且派船给他们,先由海路运到南海,再从南海登陆,溯漓水而上,经由灵渠转湘水,直奔长沙郡。这样的安排也就是孙绍这种脚踏吴蜀两条船的人才能办到,否则的话,这批稻米不是被蜀军截了,就是被吴军截了。
送他们离开之前,孙绍再三关照,希望他们回去之后花点心思劝各自的大王消消气,不要因为一点小事而闹出大干戈。诸葛恪和宗预连连点头,拜别而去。宗预临走时,进宫向王后关凤辞行,关凤又送了他一份礼,另外给了一万石米,还有满满一船的宝石、孔雀翎、象牙等扶南特产,宗预高兴得眉开眼笑,欢天喜地的拜别而去。
与此同时,孙绍让夏侯徽亲笔写了两封信,一封以他的名义写给天子,在报功的同时,请天子出面调停吴蜀之间的争端,重新发起西征的计划,一封以夏侯徽的名义写给皇后曹节,对她说,孙绍是真心拥戴皇室,希望天子能站出来主持大局,越国一定不遗余力的做天子的坚强后盾,希望皇后能劝说魏王一起行动,维护天子的尊严。
同时附上的,还有一份长长的礼单。
两封信在共和四年的腊月初到达洛阳城。
丞相杨彪接到消息,立刻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宫中,他已经八十三岁了,可是精神还很好,走起路来虎虎生风,嗓门响得天子都嫌震耳朵,一点也不象是年过八旬的老人。一见面,杨彪就躬身施礼,高声道:“贺喜陛下。”
“我有什么好欢喜的?”天子笑着抖了抖附在后面那份礼单,半开玩笑的说道:“就因为这份礼?这些东西虽然不少,可是和孙卿这次所得相比,实在是寒碜得很啊。”
杨彪摇摇头,笑了:“陛下,臣贺的不是这份礼,而是越王殿下的心。他如今虽然拿下了扶南,实力猛增,已经超过了吴蜀两国,能和魏国抗衡,可是他的心里还有了陛下,这才是最难得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