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超级科技巨子 第394章:预测地震

当前的科学技术水平尚无法精准预测地震的到来,而所谓成功预测地震的例子,基本都是巧合而已。

黎川这个办法也是相对来说简单粗暴,更加靠近在地震多发带的地底下能够获得可靠的实时数据,采集之后通过计算机分析数据,得出板块挤压的能量积蓄到了多大数值,根据当地的地质结构,相对计算出地质能级、发生的概率等,从而预警。

刘晃老院士忍不住又道:“可是,机电设备的抗压问题,尤其是,加上以及板块运动造成的断层错位,对材料的耐高温、韧性将会达到极为苛刻的程度,甚至要能让设备具备橡皮筋一样张力,还有维护问题……”

技术问题黎川显得信心十足,笑道:“设备送到地底,人肯定下不去,设备的维护问题就只能依靠更专业的微型纳米机器人下去参与维护任务了。”

要大规模采集地热能,温度要超过900摄氏度以上,设备耐高温是最基本的属性了,而这的首先掘进地底的深度要超过14000~18000米以下的地底才能获得高温地热能源。

目前人类保持着的掘地最大深度还停留在上个世纪冷战时代,是前苏联创下的世界纪录。

当时的苏联人只是为了向世人证明他们科研实力的强大,在深海、钻探、太空三大科研领域投入资源。

苏联人从1970年开始钻孔,前前后后用了23年的时间挖了一个深12262米的地底深孔,13年的时间挖了12000米深,而最后的262米居然用了整整十年的时间。

当掘进深度到了12262米的时候,钻头再也难下一寸,因为碍于技术与材料的落后,当时的钻头根本忍受不住高温所以只能停止继续续向下钻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