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安一直在向中枢极力请求增兵,中枢那边很是给面子,不但将柔然山的禁卫军划拨过来,原属于骠骑将军幕府的两个步兵军和八万郡县兵也被抽调过来,等于是谢安手中有了两个骑兵军、三个步兵军、四万禁卫军、十一万郡县兵。
用三个常备步兵军和十一万郡县兵来对金城围而不强攻,再留下少数的骑兵作为策应,谢安很有理由相信金城的守军哪怕出城而战也会败退而回。
“金城并不需要强攻。”谢安有自己的理念,说道:“大汉只为灭亡凉国,只要击败张祚以及张天锡的主力,攻克姑臧等郡县,处于前沿的金城只能不战而降。”
明知道是一座坚城,强攻起来肯定是要死伤惨重,在并不一定需要强攻的前提下,就是耗费大量部队围住,最后迫使守军不战而降,也好过付出重大的伤亡拿下来,很多人的看法与谢安是相同。
“夏季上旬,禁卫军出柔然山南下。凉国的重兵皆是在黄河北岸,可以猜测后背哪怕是有驻防也是不多。”谢安扭头看了看后方,那里的天空激射着一波又一波的箭矢。他笑着说:“禁卫军行动迅速,突防能力极强,等待张祚以及张天锡发现禁卫军逼近姑臧,必定会自乱阵脚。”
“……介时我们可借由抵达的舰队,将南岸的大军快速输送过河。”袁乔在不断点着头:“那边先做出攻击金城的动作,使敌军认为我们对金城势在必得。”
军事的行动方案会有很多种,一般情况下是采取全线的平推作战方式,为的就是防止后方留下敌军造成麻烦,比如袭击补给线。
汉军对补给线的需求并不是太高,老早就一直是使用穿插作战方式,总是在局部突防之后再行四处出击,往往是能够从内部就将敌军的阵线搅乱,随后再执行夹击。
桓温率军在长江以南作战,就是惯用穿插渗透的方式,仅仅是耗费了一年半的时间就将各州郡纳入汉国统治之下,随后是忙碌着清洗依然负隅顽抗者。
南方战事基本上是已经进入尾声,桓温近阶段在争取的是前往交趾,在那边设立征南将军幕府,主持对扶南的战争。
张氏凉国集结重兵南下,要尽力与谢安所率的汉军拼一把,敢在黄河北岸集结,就是因为早知道水流湍急不适合泅渡,想要借着至少一个月的空档休整部队。
张祚很清楚无法以张氏凉国一个国家的力量来对抗汉国,但是对于只与谢安所部交战还是抱着一丝的信心。他所知道的谢安所部,大概也就是七八万人,猜测会有得到增援,却认为不会太多。而谢安手头的七八人要对付金城,还要应付滚滚而来的三十余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