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是胡人待着汉家苗裔大杀特杀,那是因为之前的胡人心气很足,汉家苗裔没有背后力量撑腰虽有抵抗却没有底气。
汉军入住郡内,汉家苗裔首次品尝到有人撑腰的甘甜,胡人却因为汉军的到来心气近丧,情势逆转之下演变成为汉家苗裔逮着胡人杀。
胡人一个广义词,除了羯人是白皮肤和绿眼睛较好辨认之外,像是羌人和氐人与汉家苗裔其实没有太多相貌的区别,像是匈奴也分白匈奴人和黄匈奴人,一些从西域和亚来的杂胡则是有着高鼻梁和鹰钩鼻的特色。
不止是党一郡接到来自刘彦的直接命令,该说是位处北线的汉军都得到了命令,毫无例外地的都是那一句“非我族类尽诛”,那是身处临淄的刘彦在深切了解到石碣赵国境内汉家苗裔的惨况后动了肝火,也是反省之前的传檄是不是太温和。
是有必要给沦陷在胡人治下的汉家苗裔一剂强心剂了,没有针对性的檄无法激起沦陷区汉家苗裔的血性,类似的背景下刘彦很难再顾忌到汉国本身复杂的情势,还真的只能给出一刀切的明确指示。
刘彦的意志是汉国的意志,四方传檄的快骑到处呼吁和张贴布告。他在颁布的时候并没有按照历史冉闵的檄,原因是历史背景的不同,再来是真不能照搬。
历史冉闵势弱,邀请任何一个有心的势力都能共起诛胡,例如那一句“能共讨者可遣军来也”,冉闵特指的东晋小朝廷和张氏凉国,刘彦完全不需要邀请这两个国家。
另有“今日已后,与官同心者住,不同心者各任所之”这一句,前面还号召杀胡,后面却表明可以留下胡人同伍,漏洞也太直接了一些。
可以说恰恰是因为冉闵《杀胡令》面的诸多漏洞,再来是很多用词是现代语,以及前后矛盾的地方挺多,表明那是一个后人书写的章,并不是真的出于冉闵手笔,不说刘彦能不能记住全,说什么也不能抄一个漏洞百出的章。
更有针对性的檄由汉国发出,且先不谈各地汉家苗裔是什么动静,首先震几震的当属安分一段时间的东晋小朝廷。
这年头讲究名正言顺,大范围的号召更是需要名份,东晋小朝廷从始至终都认为自己是天下共主,正是因为自认正朔才会在历史对冉闵对全民发出号召而愤怒,后面不但无视北的大好时机,还直接宣布冉闵是叛逆。
刘彦先后发布檄对东晋小朝廷的震动远冉闵要大得多。
在原有历史,东晋小朝廷可以无视冉闵,那是因为冉闵势力小的同时背景同样不光彩。东晋小朝廷后面直接宣布冉闵是叛逆也有根据,原因是冉闵先为石碣效力,还是那种十分卖力的效劳,杀的晋人一些胡人还多,冉闵先为石碣家臣又因为权力诉求得不到满足而造反,很多人看来是叛逆。
对于东晋小朝廷来讲,刘彦已经正式立国,国号还是“汉”,虽然没有称帝,可“汉”这个国号的份量没人敢于轻视。再来是刘彦也在原打下大片江山,国力强大不说,军队战力也是一再经得起考验,真有问鼎原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