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高科技军阀 第0586章 晴空霹雳

是年6月,中国陆、空军的首脑们一起来到拜科努尔实地勘察、选址。最后双方达成共同使用该地区的协议:陆军在东部地带建造“中国陆军事试验站”(后又改名为“陆军远程炮兵工厂”),北部的开阔地区由空军建筑机场和试验新武器的靶场。拜科努尔很快成了世界上最宏伟、最具气魄的“国家火箭技术科学试验中心”,成了研究反作用运动领域内所有研究和试验工作的主要基地。最重要的是,它汇集了一批世界第一流的火箭专家、科学管理人才和先进而完备的设施。年仅24岁的冯天明被任命为火箭研究所的首任所长。

1937年,因研究成绩突出,冯天明又被提升为拜科努尔火箭基地的技术主任。他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了。

杨朔铭在火箭武器研制方面,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和支持,使中国的火箭事业事半功倍。他还积极支持喷气式飞机的研制和使用,结果使中国空军和陆军航空兵的战斗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些未雨绸缪的措施对现在战争进程的影响颇大。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终于建成了布局有序、设备先进、力量雄厚的大型火箭基地。由于开始投入巨大,中国政府的一些高级官员对中国发展火箭颇有微词。后来,当看到火箭是强有力的战争手段时,火箭研制又简直成了中国政府的宠儿。

中国政府在拜科努尔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到战争开始时,在这里工作的有4450人,其中包

括900名科学家和工程师。由于谢浔在基地建设中表现出的组织、指挥才干,他被提升为拜科努尔火箭基地的总管,晋升为中将司令。

中国的火箭研制工作并不是一帆风顺的。1937年秋,在北海湾进行的H-3火箭的发射试验,3次发射都以失败告终。这对整个试验基地,是一次不小的打击,专家检验结果:发动机工作正常,导致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控制系统设计出了问题。经过大量模拟试验,发现了H-3火箭的控制系统的回路响应太慢,控制力矩大小,以及导线接点处的强度太弱等一系列需要改进的地方。针对上述问题,又重新设计了控制系统,并扩大燃烧舱的面积。这样,新型号的H-5火箭出现了。

1939年3月,H-5火箭发射成功。火箭升高到12公里。设计者还别出心裁的为火箭设计了一大一小两个降落伞,发射后落到沙海中,竟然可以再次或多次使用,这使得研制时间缩短了,研制经费也可节省下来。这是一种绝妙的创新,中国科学家由此发明了回收技术。

H-4火箭在1938年就已设计出来。研制工作是借助于H-5的研制试验。H-4即现在的“天狼星”T-2火箭。

“天狼星”T-2火箭是由中国前大总统吴佩孚命名的,取自中国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江城子·密州出猎》里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诗句。

T-2是一种威力更大的弹道式火箭。火箭全长16米,直径1.75米,有四片尾翼。起飞重量16吨,发动机推力32吨,能把1.5吨重的弹头送到400公里远,发动机熄火时速度达到每秒2.2公里。这种大型先进武器在当时堪称为“举世无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