熹平十一年,十月
司农曹操与司空袁术共制新税律,改变了以往收取税赋的方式,对所有的税赋都进行了彻底的改变,这次革新,乃是王符科功之后,声势最为浩大的一次,也是参与官吏最多的,明面上是曹操与袁术两人完成的,可是在实际上,共有三百多名官吏参与。
朝中百官,大多都是参与了协商的过程,从司徒卢植,到郭嘉,荀彧,邢子昂等人,此事关系重大,税赋乃是国家的根本,而曹操想要改变税赋的形式,这是直接朝着大汉的根本下刀,没有人敢对此轻视,就连天子也是如此,像卢植其实是反对更改的,可是,他又害怕曹操等人胡来,无奈的参与。
这就导致了几乎朝中群臣都来参与,各抒己见,当然,决定权还是在曹操与袁术的手里,或者说,是在天子的手里,各抒己见,当然很欢迎,至于用不用,那就要看情况了,熹平时期的臣子们,或许还没有建宁时期的那般老谋深算,可是,人才辈出,却是不争的事实。
在众人的谋划下,税赋制不断的被改善,许多曹操都未曾想到的,也被大臣们提了出来,随后,曹操意识到,做这样的大事,不能治凭几个人的智慧,必须要集思广益,他亲自去拜访一些名士,乃至退仕的老臣,如郑玄,袁逢等人,他都没有放过。
到了最后,他还亲自赶往太学,门子学,召集两方的学子,进行辩述,就对于其中难以取舍的问题,让双方各自论述辩解,曹操则是在一旁听着。
如此,经过了近半年的劳累,税赋制度方才成型。
而群臣也不知曹操最后弄出的究竟是什么样的新政,心里也有些急躁,从一开始,他们就明白,这政策对于世家大族,甚至对于那些富户来说,都是不利的,不过,他们没有办法打消天子的念头,就只能希望将这种不利的危害降到最低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天子召开了朝议。
看着满座的大臣们,天子都感受到了他们的不安与焦躁,曹操并没有让他们等太久,他上前,便开始为众人陈述他的新税令,正确的来说,是《熹平新税令》。
“不以一致的税率与各地收税,与郡县内,取百姓产粮之均量,均量之下者,免收农税,均量之上者,按以超出之量,提高税值....”
曹操严肃的念着,他的新税令,对各种税赋都作出了改变,都是以量加而提升的,为了更加合理,并没有决定出一个准确的额度来,因为各地的产粮是不同的,百姓们的生活条件也是天差地别的,为了能够改善这样的情况,更能够照顾到底层的耕农,曹操便决定在各地采取均值,然后再进行征税。
均值之下不必缴纳,看似减少了国库的收入,实际上,达不到均值的,大多都是些贫苦人家,而按照上量不断的增加征税量,能创造出数百数千倍的收入,这是不能比的,曹操刚刚念完,群臣便是哗然,他们方才都险些要打断曹操了。
“陛下,如此不公!”
“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