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军的战略目的,就是削弱大金国的军事力量。不管是大金军也好,蒙古人也好,只要可以将他们杀伤在羊官堡的附近,对于以后白衣军在辽东地区的展开,还有进军蒙古大草原的东部,都有极大的好处。简单的来说,就是冲上来的敌人越多越好。徐兴夏最担心的,就是大金军和蒙古人,都掉头离开,然后和白衣军捉迷藏。如果是这样的话,以后收拾起来的话,手尾就长了。
徐兴夏随后来到炮兵营阵地。自从战斗开始以后,炮兵营的迫击炮阵地,就成了白衣军最核心的支撑阵地。几十门的迫击炮,互相错开排列,炮口不断的吐出火焰,将一颗颗的炮弹发射出去。由于射速快,发射的炮弹多,有些迫击炮的炮管,已经烫得不得了。炮兵营的战士,直接提来海水,帮助炮管冷却。
在没有不锈钢的年代,这样的冷却方式,对迫击炮的伤害,其实是很大的。海水的腐蚀能力是很强的。不过,战况紧急,也顾不得了。只要能够将大金国和蒙古人的军事力量,尽可能的消灭掉,就算这些迫击炮全部报废又如何?一门迫击炮的全部成本,还不到五十两白银呢。这么点费用,徐兴夏还有能力支付。
站在炮兵营的后面,徐兴夏举着望远镜,仔细的观察迫击炮炮弹的落点。云奇风指挥的炮兵营,作为对付蒙古骑兵的利器,在大量的蒙古骑兵涌上来以后,自然是快速的调整了射程,开始专心对付蒙古骑兵,尽最大可能的杀伤蒙古骑兵的有生力量。
刚才的炮战,白衣军的迫击炮,成功的将建虏
大部分的火炮都摧毁了。其余的火炮,就算没有被彻底的摧毁,也没有人敢靠上来操炮了。除非是他们想要继续挨炮击,将自己的小命葬送在这里。残存的汉军旗炮手,都龟缩在大金军的前面,再也不敢动了。
云奇风留下三门迫击炮,继续轰击建虏的炮兵阵地,迫使汉军旗的炮兵,不敢动用残存的火炮。其他的四十多门迫击炮,则集中瞄准蒙古骑兵的大部队,进行无差别的目标攻击。他们瞄准的位置,都是距离羊官堡四百米到五百米的这段距离。四十多门的迫击炮,刚好组成一道死亡的封锁线,一道死亡的过滤网。
封锁线后面的蒙古人,可以交给白衣军步兵去收拾。封锁线前面的蒙古人,则交给他们炮兵来收拾。他们的战术目的,是尽可能的截断蒙古人的后续部队的到来。用后世的术语来说,叫做炮火拦截。只有运气好的蒙古人,才能成功的闯过拦截。
如果让太多的蒙古人一下子涌上来,白衣军步兵真的是吃不消的。汉式步枪和手榴弹,都只是利器,而不是神器。如果对手太过强大,就是利器也得损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