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镇,嘉峪关。
风沙滚滚,遮天蔽日,将嘉峪关笼罩在其中。
这座雄伟的要塞关隘,乃是明代的万里长城的最西端。古代的丝绸之路,就是从这里通过的。嘉峪关的城楼,总共有三层,高耸在风沙之中。嘉峪关四周的城墙,一眼根本看不到尽头。从建筑规模来说,嘉峪关绝对不在“天下第一关”山海关之下。因此,嘉峪关又被称作“中外巨防”、“河西第一隘口”。
和山海关不同的是,从嘉峪关向西,实际上就不属于明王朝的管辖了。嘉峪关的西面,就是所谓的哈密卫,也就是今天的吐鲁番地区。但是,哈密卫只是一个羁縻州性质的统治结构,明王朝对于这片土地,只有名义上的管辖权。事实上,明王朝从来都没有向吐鲁番地区派遣官员,又或者是驻扎军队。当然,更不可能从这里征收赋税。因此,嘉峪关,就是明王朝实际疆域的最西端了。
而从山海关出来,则是明王朝的辽东地区。明王朝在辽东,一直都部署有大量的军队,派遣有大量的官员,还从辽东地区征收赋税。因此,双方的性质,是完全不同的。走出山海关,依然是在明王朝的国内。而走出嘉峪关,才算是走出“国门”的第一步。
下午时分的嘉峪关,风沙渐渐的停止了,能见度渐渐的恢复。巍峨雄伟的山海关,渐渐的显露出它的本来面目。即使是在**的明王朝,建筑质量也要比后世好得多。尽管没有水泥,没有钢筋,没有混凝土,只是用石头、青砖、石灰、砂浆、木头修建起来的嘉峪关城楼,每天都遭受风沙的吹袭,依然完好无损。
唯一遗憾的是,此时此刻的嘉峪关,已经是空无一人。当地驻守的明军,在鞑靼人南下的时候,就已经不知去向了。而占据嘉峪关的鞑靼人,屁股还没有坐稳,就接到了向东进军的命令。原来的主人走了,后来的主人又走了,嘉峪关就冷清一片了。
偶尔间,有几个来自西面的游牧民族牧民,靠近嘉峪关,试图从这里进来。但是,他们最终还是不敢。毕竟,他们都很清楚,这座雄伟巍峨的要塞,到底代表着什么。它代表的乃是明王朝的疆域所在。一旦他们擅自进入,就是非法越境,是要被严肃处置的。弄不好,还要搭上自己的小命。
“哒哒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