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晞最终心满意足地离开了皇宫。回到魏国公府。
也就在杨国忠请辞的昭令送到李隆基那里两天后,朝廷下就发了诏令,准了杨国忠的请辞,令还在安西剿乱的郭子仪代任检校左相,归朝的杨晞守武部尚书,主持兵部的事务。
朝廷也召还在青海的武部侍郎高适回京,准备配合杨晞一道朝廷军制方面的改革。
李隆基的时候,募兵制全面取代了早期的府兵制,这对军队战力的提高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但因为各边镇将领握着军政和民生大权,导致中央的政令不能畅通无阻地发布并被执行下去。在李隆基越来越懒得理政的情况下,发生了安禄山这样的叛乱。如今叛乱被平息,吐蕃人的威胁也被消除,李隆基进一步想到了削减各镇军大将,彻底消除内忧的事。他想到最合适的人选就是杨晞这个在两次战役中立下无人可比功勋的少年人,让郭子仪配合杨晞做这事。
年轻人有冲劲,有干劲,即使遇到挫折也不会退缩,这是李隆基将此重任完全交给杨晞的重要原因。他相信杨晞不会让他失望的。
杨晞当然没有完全明白李隆基的意思,但他知道李隆基是想将他推到前台去,让他去负责这件最容易得罪人、非常棘手的事。
虽然知道这件事容易得罪人,也很难做。但杨晞并没有任何的不情愿和退缩。知道原来一些历史事件,深知大唐自安史之乱后的急速衰败主要原因就是藩镇之祸,手握重兵的藩镇长官根本不理会朝廷的诏令,将治下的藩镇视作自己的王国。军政、民生大权一手抓,这样的情况导致大唐越来越衰败,最终走向灭亡。既然穿越来到了这个时代。那杨晞就不会容忍这种情况出现的。
如果李隆基没将削减各镇边将领手中的权力,进行军制改革的事交给他,杨晞也会在强烈向朝廷建议改革这方面的弊端,甚至自请命去做这件事。如今李隆基在他未请命之前就完全将权力交给了他,他如何会有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