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柔桑才明白木槿之并不清楚最后的情况,笑道:“哥哥定是不知,那处院落是多石地,却在打地基的时候发现下面全是泥土,上面大概有两尺后的碎石想是以前下雨时山上冲下来的。
年前院子盖好后,听村长爷爷说要种些东西,好赚了银钱能年年维修好学堂,村民们家家有得闲的人,便抽空去捡石子,又有人挑了那软泥把那处地填上了,我就想着多种上些果子树也是好的。”
她的打算不大,只想令村民们的手头能宽松些,将来家家的孩子都能识些字,多出几个状元进士之类,有果子卖,又有别村的孩子进学交的学费,足已维持堂最基本的需求了。
木槿之也觉得小山村村民过好了,能多出几个学子也是好的,笑道:“原来妹妹是为这事,我记得咱家后院不是有块地年年都有育果苗吗?这桃树三两年便能成材,不妨多种些桃树与李树,也好叫先生高兴高兴。”哪个先生不乐意桃李满天下呢!
木柔桑摆摆手笑道:“这只是小事,我与哥哥要说的是另一件与学堂有关的事,就是咱学堂盖起来了。
却还没有书本,那些《三字经》、《百家姓》一本也要一两银子,咱村子里虽说家家都富裕了,却也不是人人都能买得起。”
启蒙用的课本才是最重要的一环,这年头书不容易买到,小镇上就只有那么一间书斋,主要还是卖笔墨纸类。
“这事到是哥哥疏忽了,妹妹的可是有什么好主意?”木槿之见她说起此事,便知她心中定是有乾坤了。
家中事儿一多,两人做事难免会有漏掉的地方:“哥哥,你看咱们小山村的学子多多少少也有十来个了,我就是想着哥哥能不能请他们帮忙抄写一份,咱家加上两丫头,两小厮,到二月初,少说也能抄个几十本出来,只是这样一来却是耽搁了哥哥温习功课。”
木槿之现在已经在学四书了,他略一沉思,开春后他便要去官学了,功课是不能丢下不管:“不如这样,你们几个抄刚才说的那两本,哥哥来抄写四书及其他杂学,学堂本有一书屋用来供学子们阅读的,只是这事儿得慢慢来,也不需急。
咱们只需把第一批人用的书准备好就成,后面的我们可以抄些不同的书放在书屋,到时先生要教什么,便叫他们自己去抄便是,先生教到哪儿便抄到哪儿。
到时再叫先生挑出字好看的,没有默写错的装订成册,这样到是能方便了后头的学生,再有多出来的也可以叫人拿去卖了,为学堂多添些书册。”
木柔桑暗笑,自己算是钻进了死胡同,木槿之说的是长久之法,她不可能一年到头都困在这里头出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