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东宋朝廷这一百多年来,都在大量购买南美鸟粪,然后用低价卖给种田的农户。以保证粮食的高产量和低价格。
与此同时,东宋的农民也有足够的购买力去采购鸟粪和先进的农具。
因为现在的东宋农村早就不是小农经济的路子了,而是以几十亩规模的家庭农场为主的富农路线。
根据东宋户部的统计,东宋本土拥有耕地接近四亿亩。而从事农业生产的东宋民户只有1000万出头——东宋现在也进入了工业革命的时代,城市化率快速提高,农业人口占比已经不足50%了。
也就是说,平均一个东宋农户就拥有40亩土地,而且大部分是水田。
如果一户农民拥有全都是水田,而且都用来种植稻谷。按照一季六石计算,40亩水田可以收获240石水稻,打成白米也有160-170石。
而东宋的米价又高,一石白米在农村的收购价起码也要一块半银币。160石白米至少能卖出240块银币。因此大部分农户都有足够的财力购买提升产量的鸟粪、粮种和优质农具。
顺便一提,这个东宋帝国主义的农业表面上看着是很风光的。乡村那是一片安逸的田园风情,没有多少收租放高利贷的大地主,贫下中农也几乎绝迹,大都是一家一户几十亩的富农。而且农税极低,一户富农一年轻轻松松的就能赚上200两银子,生活远比城市中的无产阶级舒服。
但是风光的表面下面,其实也存在着危机。
危机就是东宋的富农“太懒”了,过分依赖良种、鸟粪和优质农具以及灌溉设施。对于没有办法灌溉的坡地基本没有人去开垦——开垦那个干嘛?多累啊?而且也没那么多劳动力。一共就1000万户农民,顶天有2000万个壮劳力,4亿亩地都种得勉强,哪有力气开梯田?
可粮食不够怎么办?
有殖民地啊进口就是了,又花不了几个钱。
而且东宋农民种地只考虑经济效益,对于投入大,而产出的白米又不好吃的两季、三季稻,那是一点兴趣都没有的——不好吃卖给谁去?
东宋的白米都是一季稻,还是绿色食品,煮出来的饭那叫一个香啊闻一闻就知道是给帝国主义吃的了。
可是东宋的粮食安全,却是完全寄托在大周共和国提供的鸟粪和保障海洋贸易的基础上的。
一旦大周拒绝提供鸟粪,又以海军封锁贸易,东宋合众国立即就会陷入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