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北雄 第1752章烦忧

他的诗才也不太够,塞外的月色自与中原迥异,此情此景也颇有意境,可惜他吟哦不出好的诗篇出来。

皇帝出塞之后,跟臣下们商议的就都是与突厥有关的事务了。

方才问的那些事关西突厥王账,作为吏部侍郎,答对的可还好吗?是不是有些不合适呢?应对东西突厥的大策前些年应该就已经定下来了。

至于是谁参与制定的,房玄龄不太清楚,只不过临到出行,有人给他送来了一些记录之类的东西,让他明白此行前后之因由。

那里面自然是记录着一些有关朝廷应对突厥的国策,支持突厥王庭重回西域就是其中之一。

即便他是吏部侍郎,已经进入到了朝廷高官的行列,看过这种政策性的资料也让他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有很多东西朝廷都是一直秘而不宣。

比如说这些年跟突厥交好,大家都知道此事,可到底为什么要与突厥交好,大部分人其实只是看个表面,深究下去也是众说纷纭,朝廷也没有给大家一个明确的说法的意思。

此时考验的就是各人对朝廷大势的判断力,如果你能把住脉搏,顺势而为,那么在仕途上就很可能会更进一步。

为官之人到了房玄龄这个地步,这一点尤为重要,若是你连朝廷政策的大方向都把握不住,可能仕途也就止于此时了。

而房玄龄在营帐之中的应对,正是基于自己对朝廷大策的理解而做出的反应。

皇帝是如此的胸有成竹,再加上对之前那些国策的强硬执行力度,于是房玄龄大胆进言,做出他认为符合皇帝预期的答对。

好像是做的对了,皇帝令他拟诏,斩杀西突厥来使,只不过方法上……让他没办法多做评价。

不过他还是体会到了国与国之间交往的凶险之处,来的可是西突厥王子,前些年人家来的时候,皇帝还设宴款待过他们,足可谓待之甚厚。

几年之后再来,却是连皇帝的面都见不到,便要奔赴黄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