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北雄 第1722章考房

元贞四年第一次京试的时候,参考明经科的人数最多,那会人们沿袭的还是前隋时举办科举的思维,觉得明经科的进士出来之后最受人尊重,也会得到朝廷的重用。

可惜事与愿违,杏林宴上,明法科的头榜进士坐了上位,明经科的进士差点沦为末座。

朝廷的态度一下就表明了出来,皓首穷经之人,不会得到朝廷的看重。

后来的士子们踏着前人的肩膀,一下便认清了现实,讨论之余,尽都认为大唐立国不久,需要的是治世之才,通读经史的人也许在文坛上会得到相应的地位,可在朝廷眼中,却并不能有利于国事。

如此一来,今年准备考明经科的人立马人数锐减,明经科的题目本来就难也是原因之一,所以今年明经科一下就变得冷清的不行。

反而是许圉师报考的明政科,人数多到许圉师都感觉到有些后悔的地步。

大家都知道朝廷务实,那么想要入仕的话,明政科这个新的科目自然是广受欢迎,竞争比之前的明经科还要激烈几分。

今年考算科的人也不少,那些大多都是准备以后跟算盘子打交道的人。

明法科的盛况是大家都能猜到的,上次明法科进士被许为状元就是明证,明法科考出来的人不管怎么说都会大有前途。

其他新增的科目也一如大家所料,都是和实务相关,显然朝廷考校的绝对不是你在文章和诗词上的造诣,而是你在实务上的才能。

以后明经,明史,明书这样的大科,可能会越来越受冷落。

许圉师觉得这样的趋势对于读书人来说并不太好,读书人先要开蒙,开蒙阶段过去之后就要进学,这个阶段大家接触到的肯定是四书五经之类的学问。

之后到了深入的阶段,人们从少年也就过渡到了成年,可以从经义,史册中体会到一些深奥的哲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