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妈你去忙吧!”
刚一下楼就见父亲迎了上来,开口道:“赶牛车的李师傅还要二十分钟才过来,我们到外面等一会!”
这就是之前那公社干部口中所安排的“车”,一头老牛拉的竹架子车,村里已经通了公路,但却没有机动车经过,能赶上牛车已经不错了,就连手扶式拖拉机一年到头都见不到几回,每次看见了,孩童们都追出去老远,就连大人都会放下活计看看热闹。
卫生院的建筑是那种中间是通道两边是小房间那种,穿过长长的通道,入眼就是一个篮球场,平整的水泥地面,两个还算入眼的篮球桩。
但是这个地方只有“旱天”才可以让民众使用,在“逢场天”,也就是赶集日的时候这里就是摊贩的主战场,主要是贩卖衣服、鞋子等等生活必须品。
小镇上单号是赶集日,双号是旱天,也就是非赶集日,在旱天的时候几乎没人摆摊,就连一些店面都不一定会营业。
今儿九月五号,正好是赶集日,前往镇上的村民相当多,各自都背着一种叫“夹背”的小背篓,是由楠竹编制,结实耐用,约莫能装二十斤货物,是赶集的首选品。
其实十个赶集的村民可能有一半都不会买任何东西,纯粹只是想单纯的来看看热闹,尤其是孩童,方大军之前就多次跑镇上来,从街头到街尾只有十几分钟的路程,但他却能逛上大半天才会意犹未尽归去。
牛车拴在街尾,赶牛的师傅怕也去看热闹了,大家也就耐心的在坝子边上等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