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随着百年的战乱,世家豪门对书籍的掌控力度渐弱,一些寒门,或者败落的世家将书籍散布开来,到了隋唐时期,科举制开始出现,有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机会。
但书籍的价格总是一直制约着知识的传播,一本书从几百文到几十贯不等,即便是一些衣食无忧的小农,也拿不出许多闲钱购买书籍供自家孩子读书。
顾亮这次购买了一套《诗经》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和大儒孔颖达的注释疏本,三套颜师古的《五经定本》、《匡谬正俗》、《汉书注》,一共十本,光是字数就达到了二百多万字,要是找人抄写的话,没有二年的时间根本不可能,但价格却只要二贯六百文,价格便宜到让顾亮有买下这里所有书的冲动,太便宜了,跟白送差不多。
老者一脸的傲娇道:“不多,已经存了二百多贯,十年之内应该不成问题,也算是给子孙留下了活命的生意”
顾亮听的感觉有点不对,才二百多贯,这么大一个书店,要是放在大唐,一年能赚上千贯都是少的……。
正欲继续套老者的话题,就见那名去兑换铜钱的仆役急冲冲的跑了过来,一脸的愤怒道:“管事,这里的人好生欺人,竟然想讹诈我等,不仅如此,还用纸张充当铜钱兑换,这……这……气死了”
自己的手下连兑换铜钱这样的小事都办不好,顾亮有些不悦,可听完仆役的话,一下呆滞了,什么讹诈,什么纸张充当货币,这都是什么啊
顾亮走南闯北也是见过世面之人,兑换铜钱的事情经常遇到,在大唐,各地兑换铜钱的比例并不一样,虽说一贯等于一千文,铜钱的面值可没有一千文,加上各地恶钱泛滥,兑换比例也千差万别,有的地方一两银子能兑换一千二百文,有的地方则能兑换二千文,造成铜钱和铜钱之间也有兑换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