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海上长城 223 零号计划 上

商业方面的发展,袁教授也做了汇报。依附于海抗军的商人现在也已经成了规模,不再是当初苏茂德带去石像岛的几十个人了,而是数千个大大小小的商人。在他们的逻辑中,有海抗军震慑,南美洲和国内的贸易有了保障。苏茂德组织的贸易集团,现在每个月都能组织超过万吨的货物贸易,绝对不是苏茂德自身的资金实力,而是众多的商人一起努力的结果。

商人集团的壮大还不仅仅表现在这个方面,李广在美国订购的几十架老式运输机,就是苏茂德和蒋夫人宋美-龄合作的商业航班。从这一点,就能知道,一个封闭的国家一旦有了一条有安全保障的商业渠道,会勃发出多大的威力。()

苏茂德的商业集团,现在拥有的货轮虽然等级都不高,都是类似于鸟粪船那样的廉价船只,但是排水量已经超过了五万吨。这可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海抗军如果能给这些商人以发财的希望,那么其资金的助力绝对不可小觑。李广以前真是小看了中国的商人,一旦有了一条相对有安全保障的商路,商人们迸发出的力量是巨大无比的。李广绞尽脑汁想不到中国有什么可以出口的商品,但是在这些商人眼中根本不是问题,一两种商品当然撑不起经济规模,但是千百万种小商品自热而然的就汇聚成了一条滔滔商河,正在奔涌向前。中国出口的不仅仅是商品,还有众多的餐饮业和服务业。在乌拉圭已经有数百家餐饮业或者按摩保健的小店正蓬勃兴起。在不知不觉中,乌拉圭又有两个行业被中国人几乎垄断。一个是木工业,一个是建筑业。

商人的组织能力是李广一个人所无法比拟的,从40年三月的乌拉圭动荡之后,华人在乌拉圭的发展已经蓬**来。

由于商人们找到了在乌拉圭最适中国人发展的产业,比如木工业和建筑业。他们以老乡带老乡,亲戚传亲戚的方式开始大量的通过各种渠道奔赴南洋,然后通过海抗军的商船奔向乌拉圭。不要小看这种信息传播方式,也不要小看这种建立在乡亲和亲戚之间信任之上的人口转移。这种模式正在逐步体现出强大的威力。

到了四零年年底,在乌拉圭的华人总数已经超过了八万人,而且还在飞速的增加。要知道这八万人现在都是能够生存生活和有工作的。这可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如果仅仅是依靠乌龙船厂或者海抗军的主流宣传,根本不可能达到这种程度。

要知道这个年代,至少有一半的中国人,一辈子生活的圈子都在方圆五十里以内。在乡下的村子中,一个农民,一辈子没有去过几十里外的县城这绝对不是一个笑话。如果没有战乱,没有饥荒,这些没有文化没有见识的农民是绝对不会背井离乡的。更何况是跋涉数万里,到地球的另一边谋生。

通过商人的共同努力,唐城开发区已经渐渐的充实起来,华人经济的触角已经开始遍布乌拉圭的各个角落。假以时日,这些人必将成为海抗军的经济后盾。当然眼前正式投入期,一时半会儿难以有像样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