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支弩箭应声而出,准备的飞向早已确定的目标。这次派出的全是腰引弩,使用腰部的力量上弦,平地射程在一百五十步以上,现在他们由下往上射击,吃了一些亏,可是五十步的距离以内,只要被射中,除非对方是铁甲,基本上是洞穿。
羌人有几个穿得起铁甲?不仅如此,他们也没有把汉军百十人的弓弩手放在眼里,毕竟他们占高临下,人数也占绝对优势,弓的射击速度又比弩快上几倍,这样综合来看,在箭阵上他们的优势毋庸置疑。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会这么大意,让张修逼近五十步以内。
可是张修一开始攻击,羌人就领教了他们的厉害。弩箭的射程远,弩手们的准头也令人咋舌。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跟着刘修在北疆征战过两三年,作战经验丰富,平时又训练严格,哪怕是跟着刘修在洛阳的时候,他们每天上午都是正常训练。
八十支弩箭,几乎全部击中目标,其中又有一大半直接射杀。羌人阵地上一下子倒下五六十人,惨叫声瞬间压过了他们的说笑声,原本觉得很轻松的羌人们顿时紧张起来,他们有的愤怒的举起弓箭还击,有的则下意识的躲了起来,生怕再被汉军射中。
“三轮射!”张修隐在一块巨石之后,敏锐的目光在山坡上扫了一圈,抬手将一个百夫长模样的羌人射倒,再一次发出射击的命令。
两百张弩,分成三批,轮流射击,速度虽然不快,箭雨虽然不密,但是长年累月的艰苦训练却让他们的射击精度远超过一般的射手,就连以骑射称雄的鲜卑人都没有从他们身上占到便宜,羌人又哪是他们的对手。
张修一下子打了他们一个闷棍,短短的十息时间内,山头倒下了不下一百五十具尸体,羌人的士气大落,他们慌乱起来,大声喊叫着,除了少数几个还能站起身来还击,大多数人都射到了石头或树木的后面。
“出击!”许禇一跃而起,拔步飞奔。两百名虎士分成三队,成品字形向山头扑去。他们用盾牌护住头部,眼睛从盾牌的边缘紧紧的盯着山坡上的情形,右手举着刀,矮着身形,在山石和树木之间飞奔。
羌人看到汉军步卒开始冲锋,连忙叫起来,替补上来的百夫长大声吼叫着,把那些紧张的弓箭手从藏身之处赶出来,命令他们射箭阻击。他们一露头,早就准备好的弩手们立刻锁定了目标,向山顶射出一支又一支夺命的箭。
“步卒阻击!”那个百夫长见形势于已方不利,厉声嘶吼起来,同时带着两百多战士,顺着山坡向下猛冲,希望借助居高临下的优势,将许禇等人挡住。
箭雨交错,喊杀声大起,双方一开始就展开了激烈的对攻。
张修大喝一声,“抬高三指,射击!”弩手们应声大喝,将目标对准了山坡上的弓箭手,视冲下山来的步卒于不顾。羌人弓箭手被他们射得非常狼狈,虽然人数占了优势,却抽不出精力来支持反击的步卒,只能利用数量的优势压制汉军。
许禇跑得不是最快的,但是他绝对是最勇猛的,他没有带盾牌,而是穿了两件铠甲,倚仗着他强横的力量,重达五六十斤的铠甲对他来说显然轻若鸿毛,根本影响不了他的行动速度。羌人的箭射在铠甲上,嵌在甲叶之间,却根本伤不了他。他双手举刀,死死的盯着那个百夫长,蓦地一声怒吼:“杀!”
环刀舞起,迎面冲来的两个羌人被他砍翻在地,顺着山坡向下滚去。许禇连看都不看他们一眼,只盯着那个百夫长,奋勇杀进。他的刀并不快,但是非常致命,每一刀挥起,必有一人倒地。他大踏步前进,五步以内,斩杀七名羌人,冲到了那个百夫长面前。
那个百夫长已经傻了,他愣愣的看着这个面无表情的壮汉,看看他手里鲜血淋漓的战刀,再看看他那双冰冷的眼睛,所有的勇气都不翼而飞,无边的恐惧攫住了他的心。他觉得自己无法呼吸,身体也僵硬了,看着许禇一步步的逼近,脑子却一片空白。
“杀!”许禇从他身边一掠而过,一刀枭首。
羌人们远远低估了虎士们的战斗力,更低估了许禇的强攻能力,两百多羌人在人数相差无已的虎士面前没有撑过一顿饭的功夫,就被杀得血流成河,溃不成军,剩下的几十个羌人被他们吓破了胆,再也没有厮杀的勇气,转身向山上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