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崖顶上的山寨大门突然打开了,一大群流寇从山顶上缓缓地走下来,双手高举在头顶,将山寨里仅有的几副甲胄举在头顶上,身上没有悬挂任何武器,当然,也没有拿着白旗什么的东西。
有些对古代历史不熟悉的小说作者,喜欢写古代人投降时举白旗,其实这个写法是错误的,白旗代表投降,是西方的《威斯特伐利亚条约》里规定的,后来被《曰内瓦公约》沿用,成为近现代战争时投降的标志动作,但在明末时期,举白旗并不是投降的意思,打着白旗出迎,反而有挑衅的味道。
战败的军队应该是“偃旗息鼓”,将防具双手举在头顶,这才是中国古代标准的投降姿势。打出任何一面旗,管你是白旗还是红旗,都代表这只军队还有战斗的意志,绝对不能在投降的时候举旗。
不信的朋友可以想想满清的八旗军,其中有一旗叫“正白旗”,出门打仗的时候就是举着巨大的白旗,要是按白旗等于投降的说法,这只“正白旗”的军队就成了投降军了,不管走到哪里都在向敌人表示投降,威风何在?
看着手无寸铁,高举甲胄下山的流寇们,官兵发出了巨大的喧哗声:“投降了!流寇们降了。”
不等士兵们进营向杨洪传信,杨洪就已经带着几十个亲兵从营中跑了出来,小丫鬟秋叶也跟在他身边。
郑彦夫在侧面咬牙切齿地看着,只见山上的流寇们一队一队地走下来,大额头赵钰走在最前面,他手上居然还抱着一具烧得焦黑的尸体,这具尸体整个儿烧成了黑炭,看不清楚容貌,只能看出来生前是个高大的汉子。
虽然看出来了流寇是下山来投降,但是怕死的官兵们仍然摆开了军阵,以防流寇暴起伤人。杨洪笑呵呵地站到阵前,大声问道:“来者何人?”
赵钰大声叫道:“我是洞子崖的二当家赵钰,郑彦夫不肯向天兵投降,我已经将他杀了,现在携带他的尸首来降。”
杨洪大喜:“好!很好!赵钰你是个好样的!把郑彦夫的尸体送过来看看。”
赵钰赶紧一溜儿小跑过来,别的流寇都站在远处,距离官兵远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