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事实上,我们一直靠着从秦国进口大量的新式技术,不过这些技术对我们的影响已经足够大了。”工程师说到。事实上,的确如此,秦国放开了一些技术的限制,同时,加上韩国,赵国技术人才的兴起,大量的技术院校,以及学徒的出现,让这种技术传播的越来越广泛,一些新的技术应用也越来越成熟。
比如,履带技术就是从秦国和一家农机公司合作引进来的,一开始对于这样的技术,赵国技术人员感到十分的惊奇,尽管他们见过秦国的履带运输车辆,但是并不是很多,而且技术,维护技术等等都难以理解,但是引入这样的技术之后,他们明白了履带技术的原理,并且能够通过加工零部件的方式吃透这样的技术,这就是一种全新的发展。
不仅仅如此,大量的技术人才还进行了创新,他们首次全新的使用自己本土生产的成熟产品和新技术产品进行融合,他们制造出了他们自己的新式产物,这是一种了不起的创新。
不过这种创新是建立在赵国技术人员的努力基础上的,他们通过制造一些最简单的零部件,比如,从螺丝,到轴承,在到复杂的一些机械上,他们都能制造出来。
不过,赵国也有一些自己的发明创造,只是一时间难以让人觉察出来,比如,一颗小小的螺丝,他们发明了榫式螺丝,这种螺丝一旦使用就可以牢牢的固定在部件上,而这种螺丝的发明人却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木匠,而这名木匠却在加工螺丝成品,但就是这样一种交叉的发展,这才让他们有了这样的发明,这种榫式螺丝的最大好处就是不用反复的固定,检查。
火车运输上可以大范围的使用这种榫式螺丝,这种螺丝的使用可以极大的减少维修以及检查时间,不过这种螺丝并没有大规模的推广,因为赵国本身自己没有大范围的推广起来。
韩国,新郑。赵国和秦国的技术合作,韩国本身也有,不过他们更多都是零部件上的合作。
“这是原子,这是分子,分子,原子理论对于化学研究有很大的里程碑的研究。”在新郑大学的化学讲堂上,一名大学教授正在教授在今天看起来已经十分普及的分子,原子理论,但对于他们来说,这种理论才被他们应用起来,很多学生在大学课堂上还是第一次应用这样的知识,一时间他们还难以理解,不过他们很快就知道了一些这样知识带给他们的好处。
韩国和赵国不同,赵国更加倾向于技术,也就是加工技术,他们的技术人才来源于传统的工匠,以及工匠子弟,因为他们都是能工巧匠,因此他们的正在慢慢的脱胎换骨,可能他们更多的带有技术性,理论方面知识并不是很多,但是,韩国却不同,他们有丰富的工匠,但是这些工匠大量充斥在第一线生产上,他们更多的关注是自己的薪水。在韩国,工匠的薪水已经大幅度的超过了普通人薪水的一倍,这极大的刺激更多的人加入工匠行列当中,或者是说,对于他们来说,拥有一门技术,就能很好的活下去。
随着工匠薪酬的增加,那些工匠把大量的费用放在了教育上来。因为韩国人更加关注他们下一代的成长,所以,大量的教育费用的集中,让他们得以进一步的发展起来。
相比之下,得到教育的韩国下一代,他们更加关注理论。或者是说,他们认为,在理论上的突破会对他们在进一步的技术发展上带来革命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