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制度无法解决人口和土地规模的问题。而且本身制度上的问题在到了秦国统一天下之后。这个问题就很容易显现出来,特别是秦国不断的增加赋税,而人口数量减少的情况,土地规模却响应的很多。因为秦国一下子扩张了很多这样的土地,这就导致一个不争的事实,人口被调动走了。而土地却闲置下来,土地兼并自然而然的就发生了。因为没有人口耕作的土地就会成为一种负担,秦国可是按照人口和土地征收赋税的。只有把土地卖出,兼并完成之后,才能出脱这样的赋税。
在人口失去平衡。土地规模迅速增加的情况下,土地兼并自然而然的发生。可惜的是,秦国的赋税却依然不变。反而增加,这直接加剧了农民的负担,导致的结果就是,农民有意失去自己的土地,造成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赋税自然而然的就减少。因为秦国的赋税对象是小农民。是一个个拥有小块土地的小农民个体。
秦国的经济在这样的失衡条件下,自然而然也就离灭亡不远了。可惜的是,一代秦始皇只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没有及时的做出这样的调整。这直接把这样的制度给耗空了。而尚文却意外地改变了这样的解决。
秦国通过有意的土地兼并解决了农村土地的问题,并且很好的解决了土地规模,人口的关系。
秦国只要需要少许的人,就能大规模的生产出粮食,土地集中,可以大规模集约化的集中种植一种或者是几种商品种植物,比如粮食,秦国规划了大量的小麦产区。在全新的农场制度下,以及化学工业的支持下,特别是化肥的集中使用,让秦国的粮食产量迅速的超过了历史之前任何一个水平。秦国达到一个全新的局面。
这个局面就是一种改革之后的制度的局面。韩国自然也明白秦国这样制度的优势,特别是秦国的粮食产量创纪录的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个高度几乎是秦国最鼎盛时期粮食产量的一倍还要多。而这仅仅是一年之内就创造的。这样巨大的粮食产量满足了秦国战争的需求以及工业化需求。
韩国也自然仿效。但这个时候的秦国的粮食已经处于一种极度多余的状态。多余的粮食对于秦国自由商品化的秦国来说,是致命的。
“低价的粮食,会严重的挫伤我们农场主生产粮食的积极性。政府,必须保护我们的农场主。”《快报》在报道秦国粮食巨大产量时说道。
巨大的粮食产量说明了秦国的民众不用担心自己肚子的问题,但是农场主必须考虑他们的意义。巨大的粮食产量就会导致粮食价格急剧的下跌。事实上的确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