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和孙尚香带了五千江东子弟应陆仁之邀参战,这当然有陆仁“挟持人质”的意思。不过对于周瑜来说,到是可以借此机会进一步的熟悉一下海战方面的事情。只是以前在长江流域敢说自己的水战能力天下少有的周瑜,在真正的进入了大海、大洋之后,马上就发觉自己以前所想的那些东西太过肤浅了点。
现年正好五十岁的周瑜,早已经没有了当初二三十岁时的那种锋锐之气,身上到是多出了许多的沉稳之气。现在意识到自己这里的不足之处后,周瑜就很注意利用这一路上的机会对带来的这些江东子弟进行海战方面的训练。走得慢点没关系,陆仁的主力舰队不也走得很慢吗?抓住机会多学一些有用的东西才是正理。
孙尚香到是有些一如既往的没心没肺,或者说有周瑜在,很多事根本就用不着孙尚香去操心,所以孙尚香也懒得去多那个事,周瑜说怎么做就怎么做。
这些事不去多说,而目前周瑜和孙尚香主要是跟着陆仁的主力舰队在汶莱这里进行着一些相关的训练,也就不可避免的与汶莱这里的人与事打上了些交道。也正因为如此,周瑜见识到了不少的东西,心中也在再一次的暗暗感叹陆仁某些方面的能力。
汶莱在名义上不是陆仁的地盘,而是在交州士家的名下。不过明眼人都知道,陆仁这只是在顾着交州士家的面子而已,实际上汶莱绝对在陆仁的掌控之中。
既然是在陆仁的掌控之中,那么汶莱的发展方式就是陆仁定下来的,要不怎么说士家子弟在汶莱只不过是名义上的统治者呢?不过士家子弟在汶莱这里过得很滋润,毕竟陆仁该给他们的东西从来就没有少过,同时还鼓励士家子弟去开荒或经商什么的,所以士家子弟赚的钱可不少。
如果用现代的话说,士家子弟在汶莱就相当于象征物或代言人,而陆仁在汶莱实际施行的行政方式有点偏近于议会制……是的,是议会政,而且是有上下两院。士家子弟拥有相应的票数,但要做什么事的时候如果不能取得有效的票数,士家子弟也没辙。而数年的时间下来,汶莱这里到是已经习惯了这种方式。当然了,陆仁有什么命令发过来,要取得相应的票数不难。有些事情陆仁还是知道应该怎么做的。
说真的,陆仁其实是把汶莱这里给当成了一个实验田,当某些事物的经验成熟之后再移回夷州去施行。另一方面,陆仁其实并不专权,但没有在夷州先施行议会制,主要的原因是陆仁清楚现在还是个战争不断的时期,而要论及作战时的统一性与相应的反应能力,自己这里还是再保留一下“一言堂”的好。相比之下,汶莱就因为远离战争区域,可以先搞一搞这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