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霸一直以为诸葛亮是想绕道陇右,再取关中,他没想到诸葛亮的谨慎超出他的想象。
诸葛亮根本没想到取关中,他的目标就是陇右。
马谡大部分说得很详细,也有一小部分说得很隐晦,但总结起来,无非有几个考虑:
一,关中和汉中差不多,董卓迁都长安,几年间就将长安附近烧杀掠尽。再后来,马超为祸关中,与韩遂、曹操反复厮杀,更是将关中仅剩的一点元气消耗殆尽。如今的关中和汉中一样荒凉,曾经的八百里秦川人烟稀少,就连曹魏都只有少量驻军,没什么百姓。没有百姓,就无法生产大量的粮食来供应大军。没有粮食,再多的军队也无法坚守。也就说,想夺关中不容易,想守住关中,更难。
二,关中地理位置重要,曹魏不可能坐视关中失守,他们必然会全力以赴的夺回关中。这样一来,蜀汉就面临两个问题,要么固守关中——这将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兵力不足,粮食更不足,从汉中运粮至关中已经是千难万难,而从成都千里迢迢的运粮到关中,那更是一个想想都让人寒心的事。要么放弃关中——可如果最后还是要放弃关中,现在夺了又有什么意义?
三,相比于关中,夺取陇右有三个好处。
首先是成功的可能性大增。根据诸葛亮的安排,曹魏的主力在半年时间内无法进入陇右,仅凭关中的万余驻军,根本不是诸葛亮大军的对手。
其次是陇右有战马。占据陇右,可以让蜀汉多一个产马基地,建立起一支强悍的骑兵,大大的增强实力。
最后是陇右离洛阳足足两千多里,相比于长安离洛阳的距离远了一倍还多,曹魏要想远赴陇右作战,其战线必然拉长。而一旦他把主力投放到陇右,那江东的孙权就有可趁之机。届时,曹魏必然会在长过三四千里的两条战线上来往奔波,疲于应付。用不了多久,他就会被拖得疲惫不堪,到了那时候,我强敌弱,再取关中,如探囊取物,远比现在要轻松得多。
魏霸考虑了很久,不得不承认,诸葛亮的这个计划有一定的道理。想比于冒险取关中,先取陇右虽然不像马谡说的那样十全必克,但成功性的确要小得多——如果一切都能按照他的计划进行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