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天兵在1917 > 364 海军和秘密

364 海军和秘密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用官方的说法是,这五十艘舰船极大的增强了红旗太平洋舰队的作战实力,对未来消灭日本法西斯具有重大意义。但是私底下不管是英美还是苏联都认为这仅仅具有象征性意义,不管是潜艇还是驱逐舰和护卫舰都属于中小型舰艇,相对于日本联合舰队来说,真心是不值得一提。尤其是要注意,这一批调往远东的舰艇中竟然没有一艘巡洋舰以上的舰船,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说白了红军暂时还不想参合到太平海战中去,仅仅派遣象征性的力量做样子而已。反正西方史学家在战后对此是冷嘲热讽了一番,认为苏联就是没种。

那么实际情况真是如此吗?可以肯定的说,不是的。如果苏联仅仅是做样子,不管是英国还是美国都有理由不高兴,但从当时的实际情况看,英国和美国,尤其是后者并没有丝毫不满。相反美国人对苏联加强远东的海军力量高度赞扬,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而这就让后来的一批史学家莫名其妙了,这种疑惑一直持续到了1950年,在李晓峰上台之后,解密了一批二战中的机密文件,而这批文件就牵涉到了苏联增强远东海军力量。

在最早解密的一批文件中,苏联官方称:为美国海军用于袭击日本海上交通线的潜艇部队提供了大量的支援,包括开放海参崴等港口停泊悬挂苏联国旗的美国海军潜艇,以及直接提供潜艇补给舰为美国海军潜艇提供海上补给,此外还提供了大量关于日本海军的情报……(未完待续。)

这就是iv批巡洋潜艇,也就是真.理级巡洋潜艇。不过实话实说,真.理级真心是个垃圾。为了使真.理级潜艇达到较高的水面航速,阿萨福夫将其设计得很像驱逐舰。众所周知,驱逐舰那种体态是绝对不适合水下航行的,最开始真.理级潜艇的储备浮力高达92%,后来经过修改也达到了75%左右。

大储备浮力虽说有利于改善潜艇的水面适航性。但这样一来。其水下排量自然是水涨船高。难以做到快速下潜或者上浮。同时高干舷设计也使该级潜艇容易遭到水面炮火的打击。

总而言之,真.理级就是一个奇葩(比如其莫名其妙的鱼雷装填舱口设计,通过这个舱口装填鱼雷需要一个半小时,而直接从鱼雷发射管口装填仅需要二十分钟。不知道苏联人为啥要搞这么一个莫名其妙的设计)。其极限下潜深度仅有45米(改进后勉强达到70米),反正真.理级用红海军官兵的话说:“那就是一坨狗屎!”

幸亏红海军也没打算让真.理级上战场,这种1936年服役的“先进”潜艇,一共也就建造了三艘,П-1真.理号1939年就改为训练潜艇。战争爆发之后承担运输任务时在芬兰湾沉没。П-2红星号、П-3火花号也在1939年改为训练艇。

而这一次红海军派往海参崴的是更先进的k级潜艇,也就是所谓的“喀秋莎”级。这种第xiv批潜艇水面排水量1487吨,水下排水量2102吨,储备浮力20%(总算没有真.理级那么奇葩了)。其水面最大航速22节水下最大航速10.3节(必须要说明的是,储备浮力小的喀秋莎竟然比真.理级水面航速还要快。至于续航力,喀秋莎也三倍于真.理级,水面9节状态下,喀秋莎续航力为16500海里,水下3节时175海里,而真.理级的两项数据为5535海里和96海里)。

ps:鞠躬感谢醉酒无枫、lzc880210、川流华桂、风飘影动、光辉的宪章、最强大的陆军、补刀王和尤文图斯同志!另外祝大家新春快乐!

这一次转调到海参崴的喀秋莎级潜艇一共11艘。分别以k打头加数字命名。其中比较值得一提有故事的是k-21号,这艘1940年12月21日服役的新式潜艇在历史上的1942年7月5日曾经遭遇到提尔皮茨、舍尔海军上将号在内的德国舰队。该艇在因格岛附近从2850米的距离上连发四条鱼雷。宣称重创了提尔皮茨号并击沉了一艘驱逐舰。

为什么要用宣称呢?因为后来大家伙都知道,提尔皮茨号屁事没有,而且也没有任何一艘德国驱逐舰在那个时间段被击沉。所以,俄国人的战绩全是水分。

有意思的是,红海军却信以为真,k-21号在三个月后被授予了红旗勋章,而该艇艇长卢宁也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和金星勋章。一直到1966年,苏联官方才承认1942年这次攻击没有任何战果,但是苏联官方并没有收回k-21号和卢宁的荣誉称号。甚至k-21号在1983年被修复一新之后陈列在北莫尔斯克。

除了这十一艘k级潜艇外,其余的大部分都是中型“狗鱼”级潜艇,也就是所谓的Щ级中型潜艇。这其实也是个传奇,分为第iii批、第v批、第v6nc、第v6nc2批和第x6nc批狗鱼。而这一次调往远东都是狗鱼中比较先进的第v6nc2批,共计19艘。

除了大量的潜艇之外,红海军还从波罗的海舰队和白海舰队抽调了相当一批驱逐舰和护卫舰。包括33型驱逐舰,36型驱逐舰和护卫舰一共20艘。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