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天兵在1917 > 20 抗日人选

20 抗日人选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布柳赫尔愉快,而对于有资格争夺这个位置的人来说,同样也感到愉快。比如打仗不太行,搞政治很拿手的伏罗希洛夫就很喜欢这个位置,他又一次找到了斯大林,强烈地要求小伙伴帮忙搞到这个职务。

对此斯大林自然是欣然同意,因为一旦伏罗希洛夫掌控了总政治部,能那么就意味着他斯大林控制了四总部的一半,这意味着他在军委中的权威大大加强。

基于同样的理由,托洛茨基和图哈切夫斯基也对总政治部垂涎三尺,一时间随着布柳赫尔的离开,托派和列宁派在军队中的斗争不光没有消停反而是愈演愈烈了。

而这一次,李晓峰很克制的选择了围观,反正导师大人不可能让他和小斯的人接管总政治部,争恐怕是自讨没趣。甚至李晓峰认为这个空缺恐怕绝不会属于托洛茨基、斯大林和斯维尔德洛夫中任何一家,对于力求保持党内权力平衡的列宁来说,给这三家中任何一家都会打破权力的平衡。很有可能,最后这个职务将会由一个不起眼的人获得。

既然如此,李晓峰自然是没有凑热闹的兴趣,他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远东事务上,加强对日情报工作,加强联系中国的抗日势力,这些都是他这个kgb一把手应该做的事情。

不过在一番思考之后,李晓峰还是放弃了这个很有诱惑力的念头,第一个原因是罗科索夫斯基资历不够,1933年前罗科索夫斯基担任过的最高职务也不过是师长,授衔时也仅仅是个少将。不说方面军司令,当军长都差级别。去远东还当个小师长真心没啥意思。而要提拔的话又有问题,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可以大胆的越级提拔,而和平年代这么弄就不合适了。

第二个原因,李晓峰也感觉到自己最近一段确实有点锋芒过露了。连导师大人都觉得他太能折腾了一点,最近还是低调一点儿比较好。

一番思考之后,李晓峰选择了不争远东红旗方面军的职务,反正按照规划一年多内还不至于直接同日本人发生军事冲突,还有缓冲的时间。等过了这一段,风声过去了,再给罗科索夫斯基在远东红旗方面军安排个军长什么的干干,应该不是太难。

当然,这也不是什么主要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斯维尔德洛夫和鲁祖塔克之前向他通风报信了,说导师大人对远东红旗方面军司令的人选问题上其实已经有中意的人选了。不管是哈列普斯基还是伏罗希洛夫都是打酱油的,他们建议李晓峰也不要自找没趣,推荐了自己人反而会招惹导师大人不愉快。

有鉴于此,李晓峰自然是从善如流,给了导师大人想听的答案。那么列宁究竟中意谁呢?

比如之前提到的马占山就很快响应了kgb抛出的橄榄枝,急吼吼的要求苏联赶紧支援他军火弹药,好尽快的杀回东北老家。

“这个事情不能直接由kgb出面,毕竟中央的意思是名义上还要维持对日本的正常关系,不能给日本人口实。我的意思是让eo公司负责这件事,通过雇佣兵给马占山支持。”

顿了顿李晓峰又吩咐道:“这个事儿,让彼得接手,由他来做比我们坐更方便。对了,除了马占山,其他方面的反应怎么样?”(未完待续)

ps:鞠躬感谢sabcdefg、、失落的残枫、尤文图斯和hzwangdd同志!

其实答案非常明显,当李晓峰说出他的建议。并且列宁连连点头之后,那个幸运儿的名字已经呼之欲出了。在方面军指挥员这个级别。了解远东的情况,在远东地区有过实际工作经验,根本就数不出第二个人,除了布柳赫尔还能是谁?

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布柳赫尔就光复了远东,二十年代又担任过孙中山的军事顾问,对于远东对于中国的情况他实在太熟悉了,而且平心而论布柳赫尔还干得非常不错。更重要的是布柳赫尔在军队势力中比较中立,没有公然的选择站队。列宁不希望远东成为列宁派和托派新一轮斗争的焦点,自然会更倾向选布柳赫尔。

历史上布柳赫尔也在远东红旗方面军干得不错,在张鼓峰让日本人吃了不小的苦头,不过而那也是布柳赫尔的最后一战,张鼓峰战役刚结束,他就被清洗了。

布柳赫尔去远东支持大局,这个结果对列宁派和托派来说都可以接受,但是随着布柳赫尔的离开,问题也随之而来,布柳赫尔留下的那个空位由谁填补呢?

红军的总政治部讲心里话在四总部中分量最轻,不客气地说是个务虚的职务。反正之前布柳赫尔在这个位置上干得就不算开心,像他那种比较正直的人,真心是不适合跟政治沾边,而这个总政治部却恰恰主要负责的就是政治问题。布柳赫尔对于能逃离这个火坑真心是比较愉快的。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