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天兵在1917 > 550 坦克突击(上)

550 坦克突击(上)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经过一番争论或者说争吵,格雷格少将被迫同意了巴顿的求情,同意他在第二天上午发动一次装甲突进作战,为后续部队在俄国人的防线上打开突破口。

为了这一刻。巴顿已经等待了很久,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大展拳脚,在这次进攻中他投入了整整一个坦克营。而与此同时。李晓峰也在积极地做准备,他准备对协约*队下刀了,而很有趣的是,特里安达菲洛夫选定的突破口正好是巴顿第二天突击的方位。也就是说,两个机械化作战方面的天才要进行第一次碰撞了。

不过比较可惜的是,特里安达菲洛夫并没有坦克。甚至连装甲汽车都没有几辆,这场碰撞看上去更像是步兵和坦克的交锋。

转过天来。早上七点半,当太阳刚刚升起,战场上还有点淡淡的薄雾时,巴顿首先动手了。为了达成突袭的效果,他取消了炮火准备,直接投入了大约60辆坦克。

在轰隆隆的汽油机伴随下,ft-17的履带碾过一片片野草丛,向着两公里外的红军阵地发动了攻击。不得不说,这个年月的坦克性能实在太凑合了,35马力的汽油机只能赋予这种6吨多重的铁皮罐头7.7公里每小时的最大速度.讲心里话,这个速度也就是比人类跑步速度稍微快那么一点儿。更凑合的是这种铁皮罐头的最大行程只有可怜的35公里(比如今的电动车都不如)。除掉进攻之前集结和等待以及暖车的油耗之后,ft-17几乎就是一种一次性使用的武器。

这么说吧,如果巴顿和他的部队真的无坚不摧、战无不胜,那应该有前面说的大量辉煌的战果,可惜没有。没有什么战果为无坚不摧和战无不胜作证。反而我们能看到的是,1920年6月,美帝的元老院通过了《国防法案》,直接取消了坦克部队作为独立军种的存在,直接解散了坦克部队。

那个啥,如果巴顿手下的坦克部队真是无坚不摧、战无不胜,元老院难道吃多了干亲者痛仇者快的事儿?

很显然,巴顿在一战中并没有太多突出的表现,他的坦克部队表现得也很一般。很一般到了什么程度?到了元老院觉得没必要保留这个独立兵种存在的必要。

如果巴顿的坦克部队真在一战中表现得特别耀眼、特别辉煌,那才真心叫见了鬼了。当年美国大兵使用的是法国ft-17,这玩意儿是什么性能就不用多说了吧?指望用这家伙发挥出二战中坦克装甲突击的效果,那才叫扯淡!

当时,连实际上大规模使用了坦克的英国人和法国人都不敢说掌握了坦克用法,何况是刚刚接触到坦克美国新兵?

当然,巴顿确实是准备利用手头的坦克大展拳脚的。而这也是本章故事的开始。上一章说道,协约国进攻什切青很受挫,根本打不开局面。面对这种蛋疼的局面,为了攻破俄国人坚固的阵地,巴顿的坦克旅被调到了什切青作战。

“进攻!我们必须马上投入进攻,不惜一切代价的进攻,要狠狠地踹敌人的裆部,直到踢碎他们的蛋蛋!”

这就是巴顿式的发言,当这位坦克旅长抵达什切青之后。他所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进攻,而此时。他的临时上级,英国远征军23师师长格雷格少将却被这番言辞给弄懵了。

这位很英国范的少将在日记中写道:“巴顿上校给我的第一印象很不好,他就像一个粗鲁无礼的牛仔……而他提出的建议更是让人目瞪口呆,进攻?拿什么进攻?当德国人不配合的时候。我们盲目地投入,只会遭到俄国人迎头痛击!”

倒是巴顿的另一位临时上级,法国独立旅的指挥官克莱芒上校对这位过于年轻的美国上校有些欣赏,不过欣赏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巴顿的军事才华,而是巴顿能说一口流利的巴黎腔调的法语。而且巴顿对法国和法国式的生活非常推崇,这让民族自尊心极强的高卢公鸡很舒爽。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