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天兵在1917 > 112 山头之争(中)

112 山头之争(中)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列宁一口气就提名了两个人选,而这两个人选也很有意思,李晓峰就不用说了,那个邵武勉是斯大林的死党铁哥么,在高加索帮中地位仅次于斯大林,实打实的二号人物。由这两个人往契卡里掺沙子,可以说导师大人是用心良苦,依然还是在平衡斯维尔德洛夫和斯大林之间的力量对比。想必他们中间任何一个人都不会对这个任命有异议。

托洛茨基的反应也不慢,列宁提了两个人选,他也紧随其后,提了一个:“我认为卢那察尔斯基同志同样适合这项工作,由他们辅佐彼得罗夫斯基同志是再恰当不过了!”

由此看出,托洛茨基也是实在没人了,连搞教育工作的卢那察尔斯基都搬出来了,不过也是没办法,毕竟邵勉武是实打实的中央委员,列宁这把沙子掺得太凶残了,如果托洛茨基不对等的派出一个中央委员去打擂台,恐怕是镇不住场子的。

当然,托洛茨基也有识趣的一面,他没有也同时提出两个候选人,毕竟他不是导师大人,而且刚才导师大人也为他解围了,他必须领情。

表决很快就开始了,最后新成立的契卡党委一共有五人,除了彼得罗夫斯基以及托洛茨基和列宁的提名人选之外,莫洛托夫很意外的也被选入了这个契卡当中。

彼得罗夫斯基,这个人选很出人意料,当然,必须先说明一点,此彼得罗夫斯基非前面介绍过的那位当兵的彼得罗夫斯基。这位兄台可比他年轻的本家牛逼多了,属于老革命,而且在明年,也就是1918年3月召开的紧急中央委员会上,他将当选为候补中委。

实际上按照历史的进程,在十月革命胜利之后,成立第一届人民委员会上,此公应该顶替退出中央委员会的李可夫出任内务人民委员,也就是捷尔任斯基现在的位子。

只不过因为某仙人的出现,让历史拐了一个弯。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和李可夫提前就退出了中央委员会,李可夫的位置被捷尔任斯基顶替掉了。现在。他担任的是捷尔任斯基的副职。

那么,为什么列宁会提名他担任新机构的领导人呢?原因很简单,前面说过了,斯大林、斯维尔德洛夫、捷尔任斯基都不适合,至少导师大人都不能接受。所以,新机构的领导必然不能是强势的中央委员或者政治局委员,否则就不符合导师大人平衡党内权力的初衷。

而彼得罗夫斯基就恰恰合适,他只是普梯洛夫工厂的五金工人,在党内没有太雄厚的根基,属于那种即使放上了高位,也无法作乱的人。而且他是基层工人出身,本身比较朴实,没有过多的牵涉进党内高层之间的斗争中去,完完全全就是一个局外人。让一个局外人坐这个重要的位置,党内各个山头都能接受,都不会有意见,这不是很好吗?

“契卡的工作应该尽快的展开!”列宁又开始发言了,“我个人认为契卡当务之急的工作就是立刻针对莫斯科的反革命势力活动开展积极的行动!我提议,由安德烈同志专门负责这项工作!”

ps:鞠躬感谢风飘影动同志、悠善v同志和麻神**同志!

列宁解决问题的方法,让托洛茨基眼前一亮,哪怕是他也不得不承认,彼得罗夫斯基是最合适的人选,“我认为列宁同志的提议很好,彼得罗夫斯基忠诚可靠,是最适合的人选!”

托洛茨基和列宁都同意了,事情就变得非常简单了,哪怕是斯大林和捷尔任斯基心有不满,也没有办法,胳膊拧不过大腿。当然,这其中斯大林只是遗憾和失望,而捷尔任斯基的损失那可就大了。他内务部和中纪委的职权生生的被分走了一大块,你说他能高兴吗?但是不高兴也没办法,这是中央委员会做出的决议,他只能服从。

应该说,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应该算是皆大欢喜了,慢着,别着急,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彼得罗夫斯基虽然是新机构的领导人,是正职,但是肃反机构不能只有一个正职吧?总得给他配一些副手吧!

不要小看了这些副手的作用,布尔什维克是集体领导制,正职虽然是核心,但也要搭建一个班子,组成一个党委进行集体领导。而往这个领导集体里安插自己人,就成了导师大人和托洛茨基的当务之急。

“全俄肃反委员会,仅仅有彼得罗夫斯基同志一个人是不够的,”在确立了新机构的名称之后,列宁又头一个发话了,“应该给彼得罗夫斯基同志配备一群合适的助手,辅助他开展工作,我提名邵勉武同志、安德烈同志加入到契卡党委!”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