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亮没法一直宅在西阁,三天之后,他就出来管事了。
这时秦亮才知道,杀人已经在进行,先杀的是姓司马的人、此时都死完了。但这种事秦亮本就不想管,最好的杀人方式,当然是让官寮体系去做,名正言顺,严密有组织。
他准备亲自过问的,反而是自己人的事。
王康主持核查伤亡将士的名单,上面统计的所属行伍、姓名,秦亮看不出什么;但他可以通过交谈、观察卷宗细节,从王康及其佐吏口中了解清查过程,只要过程认真,结果一般不会有多少偏差。
另外便是封赏有功将士的名单。中上层的封赏、秦亮自己心里有数,主要还是普通将士的功劳,得依靠各军武将、佐吏自己上报,事情比较庞杂。
杨威投靠秦亮之前的军职最高,让他做中垒将军;中坚将军则由长兄秦胜担任。中垒、中坚二营,本就是分给秦亮直属的中外军,当然要换上自己人;谈好的分成,别家也不好说什么。
余下的庐江郡兵屯的部校尉,四人调到中垒中坚二营中做校尉,三人安排朝廷里的五、六品武官(郡守五品)。中外军的校尉、跟庐江兵屯缩小编制的部校尉不是一回事,其麾下的人马、满编是一万一千多人。
王康可以做卫将军府司马、管兵,饶大山在其麾下做骑督,他们不太会打仗,但这种职位只要可靠就行;隐慈为校事令,依旧干他熟悉的事务。
而卫将军府的长史、掾属,按照制度共有二十多个位置,秦亮却不急着安排。
因为大魏的权臣培养亲信,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流程。便是先征辟人才到府上做掾属,确定从属关系、培养熟悉一下感情,然后安排到朝廷或地方出任重要官职。
从曹操、曹爽到司马懿,只要是权臣,无不如此作为。
出身好、地位高的就当一阵子长史,士族年轻人出仕则先做掾属。譬如令狐愚曾任曹爽府长史,至于裴秀、王沈那些都是大将军府掾属。
所以受权臣征辟出仕的人、容易被牵连。三公九卿等有地位的大臣,都有举荐人才的权力,完全可以找别的关系出仕;某些士人偏要接受权臣的征辟,自然会被打上一个标签。当初秦亮就是受曹爽征辟出身,整日担心被司马懿凊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