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金军南下,围攻汴梁、太原。一个太原之战,围点打援,将西军精锐消灭殆尽;而两次打汴梁,又是将宋朝最后一点精锐消耗殆尽。在赵朴当皇帝的第一年,实际上也是最危险的一念。那一年。宋军正规部队消耗殆尽,新的部队还没有补充。
赵朴依靠的,仅仅是手下那一万多军队。
至于山东、陕西、河南、湖北等地,更多的是靠当地的士绅豪强,当地官员,组成的勤王之师。说白了,就是依靠当地官员,或是士绅建立的地方武装支撑,有些藩镇割据的味道。
只是此刻,赵朴可顾忌不了那么多了;只要不是**裸的打着反旗。彻底投靠了金军,赵朴默认了这些地方割据武装的存在。哪怕是这些地方割据武装,听调不听宣,或是阴奉阳违,或是鱼肉百姓。或是与金军眉来眼去,或是杀良冒功。也忍受了!
而一些极为强大。战力较强的抗金武装,赵朴更是不吝啬嘉奖,该封官的封官,该赏赐的赏赐。正所谓,乱世官位最不值钱,用虚名拉拢人。买卖值当。
直到第二年,才缓过劲来,才组织起新的部队。
只是新部队战力有限,数量也有限。仅仅是守卫南阳,守卫襄阳还可以;若是在分兵,就有些分摊兵力,只会处处失守,什么都没有了。
宁失一地,不失一师。
为了集中兵力,为了有充足的机动兵力,在江陵仅仅是派了三千的八字军,再掺杂上江陵本地的守军,就构成了整个江陵保卫战的整体。
因为兵力缺乏,再加上赵朴信心缺乏,认为江陵必然失守,只是能守多长时间的问题,大约江陵能坚守半个月,就失守了吧!
而为了避免损失,在战前,赵朴就提醒过江陵的知州、通判等,若是事不可为,可以撤离江陵。而撤离前,必须掩护百姓离去,必须烧毁粮食,必选撤掉所有的船只。不留给金军一粒粮食,不留给金军一只船,将金军彻底的隔绝在北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