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商事宜,朕原则上同意,细节上你们可以与朕的执政协商。”吕哲还没有正式称帝呢,不过并不妨碍他在这种场合事先装一下a和c中间那个英文字母。
其实吕哲也是白装,负责翻译的莫琉斯?雅迪压根就不知道“朕”是个什么意思或者有什么特殊含义,哪怕是中亚的那些使节有人能听懂帝国语言,对“朕”这个字也是感到云里雾里。
不得不说的一点,莫琉斯?雅迪这个埃及小妞懂得的语言真的不少,除开她的母语埃及话之外,还懂得希腊语、波斯语,来到帝国之后又学会了帝国官话,一些野蛮人的语言也会一些。
中亚各国主流的语言大体有三种,分别是波斯话、希腊语和印度语,除了这三个流行的语言就是各个族群之间的方言,时常需要奔走或者经商的人,他们至少是要懂得波斯语或是希腊语其中一种。
印度梵语虽然也是一种广被运用的语言,可是因为印度的影响力在中亚远不如波斯语和希腊语,只在阿拉科西亚、克什米尔、帕勒帕迈赛斯、呾叉始罗等几个靠近印度的这些国家这边稍微有些影响力,因此印度梵语倒是可学可不学。
乌孙人有一部分人也身在殿中,他们是后一批使节团的正使乌墨图,上一批使节团的舍阿。乌孙王的侄子猎师靡。他们被安排的地方并不显眼,中亚各国的那些人进殿之后似乎并没有发现,以至于中亚的几个使臣直接是当着“当事人”的面直接表达出向东的野心,还提出与帝国瓜分西域的建议。
当帕提亚使节塔普拉提再一次提出瓜分意愿的时候。乌孙人又再一次神情紧张地看向位处台阶上的帝国统治者,不过那边的光线相对比较暗,压根就只能看到一个端正屈膝跪坐的身影,无法看清脸庞,自然是无法察言观色。
乌孙人有紧张的理由。他们与帝国非亲非故,实际上也是刚刚接触不到两年的时间,帝国没有保护乌孙的天然责任,那么真的与任何一个国家瓜分乌孙也不是不可能发生?他们近年来一直在致力能够与帝国建立交情,为此不惜在本身需要战马的前提下贩售良马给予帝国,一切都是在尽力展现自己的诚意。
若说此前乌孙人希望得到帝国的友谊是处于帝国展现出来的强大,那么发生了漠北和的诸多势力进军乌孙,那种寻求帝国友情的心理也就越加显得迫切。
乌孙在西域算得上是大国和强国,但是大国和强国也仅是在西域那种地方才算得上数。
西域是个什么样的旮旯地方?那里只要有一城就能号称国王,实际上一城的国王不过是一个城主。拥有三座城市以上的王国就敢号称强大。结果呢?一些被帕提亚和巴克特里亚等等国家灭国侵占土地的逃亡人向东迁移,那些在帕提亚等中亚各国铁骑下颤栗的逃亡人一到,几乎是一瞬间就冲垮了几个“强国”精心设立的防线,有那么些“强国”稍微抵抗就直接亡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