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全罗道惨案
汉阳。
说起来,朝鲜的王宫虽然在本国算是一等一的好地方,可不论建筑水准还是占地面积,都是远远没法和北京的紫禁城相比的。
严格来说,这里顶多也就相当于大明的一些富户的豪宅,只是因为被赋予了王宫的意义,再加上所处之地是朝鲜,这才显出了几分庄严肃穆之意。
这一天,昌德宫内的气氛显得尤为凝重,外间伺候的宫女太监连大气都不敢出,生怕惹到了宫里议事的那些位大人,以招致横祸。
其实昌德宫里面的人并不多,加上朝鲜国王李怿,一共也就五个个人而已,不过,这五个人却是朝鲜权力的最高象征。
除了李怿,议政府的三位大佬,领议政以及左右议政都在这里,李怿高坐在上,几个议政分别跪坐在两旁,殿中央站着一人,正面露哀色的说着什么。
“金判书,大明皇帝陛下当真是这么说的?”汇报结束后,殿中沉默了片刻,然后跪坐在李怿右手边的一个老者开口问道。
“右议政大人,这样的大事,下官执掌礼曹,又怎么敢做虚言?平安北道的金府尹私自出使虽然有些僭越,可也是因为事情太过耸人听闻,不及回报的缘故……下官已经详细向他问询过了,一点细节也不曾遗漏。”
朝鲜也有跟六部差不多的六曹,曹中的一把手称判书,这个做汇报的金判书,就是朝鲜礼曹的长官了,而他汇报的大事,正是在太和殿上发生的那一幕。
“难道大明的国策要变了,可是……”尽管知道金判书和平安北道的那个府尹是亲族,对方也有替人开脱之意,不过右议政却也无暇顾及,毕竟刚刚听到的这条消息太过骇人,他满心都是惊骇,又哪有空闲却想其他的。
左右议政相当于大明的次辅,也都是深谙政治的老油条,哪里会不知道太和殿那一幕的深远影响?
“大明乃是圣人之邦,满朝皆是学识高深的大儒,国策又岂能朝令夕改,单凭皇帝陛下的命令就……那也太荒谬了吧?”与右议政的迟疑不同,左议政却是拍案而起,怒喝出声。
“哦喝,崔大人,你太失礼了,这里是昌德宫,王上面前,你怎敢如此?”
领议政闵大人倒是能理解同僚的心情,虚君之策朝鲜是从大明学来的,而且做的比大明还要好,如今的朝鲜国王李怿就是个摆设,一切政事都由议政府定夺。
骤然听到大明只是因为皇帝的一句话就要改变国策,朝鲜的议政们当然没法淡定,又不是开国那会儿,现在的大明怎么可能发生这种事呢?大明的诸位大儒都是怎么了,居然眼睁睁的看着皇帝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