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终于踏上了历史的拐角,自此以后从一个中央集权制度走向了更为散乱的封君制度。
没开玩笑,说集权的话,历史上最先尝试集权的就是楚国,从楚武王开始,之后的几代君主先后努力,君主抓住了绝大多数的权柄。
第二个效彷的是吴国。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楚国和吴国的一国之君是唯二可以任意处置臣子,也能越过臣子去调动封臣之臣的国家。
现在,吴国没有了,楚国开始自己挖掘坟墓,原国立国之后真正的危机也降临了。
“楚军若是北上,兵力或可多寡?”司马穰苴现在担任中尉。
原国的中尉跟西汉时期职责相同,不过在原国却是九卿之一。
孙武说道:“各地封君方得实惠,需以展现诚意,多数必率众听命。”
拿白公胜担任楚国令尹时期的情报来推测,当时被定义为叛逆的贵族不少,他们曾经合兵十二万对抗中枢的八万讨逆大军。
楚国内战不一定会减少这一次北上的可用兵力,原因是战争必然会使得各个家族扩军,没有拿来打内战的话,中枢想要复仇,地方想要展现实力,相反极可能增加楚国的可用士兵。
战争一打,士兵的数量增加,丝毫不值得奇怪啊!
尤其是楚国对兵源的要求不像其他国家那么严格,老早以前还老是拉蛮人北上,乃至于动用过奴隶参战。
孙武说了不少自己的所知,最后猜测道:“今次,楚军北上或有三十万之众。”
多少?
三十万!
现场一时间变得有些安静。
别看智瑶曾经搞过一次大活动,集结起来的士兵将近五十万,其实真不能作数。那一次的五十万士兵当中,能拉出去野战的兵力不会超过八万,后来情况才慢慢有所改变。
三十万楚军北上?服务于后勤的民伕该有多少,随军的辅兵怎么也有个一二十万,岂不是要呼啦啦四五十万人北上???
当然了,楚国的情况有点特别,他们在某些时候其实并没有随军辅兵,战兵和辅助人员是统一算作出征人员的。
不管怎么说,孙武的一句话给予众人不小的压力。
程朔问道:“诸侯之中,谁将与我为敌?”
孙武说道:“秦国、代国必为其二,郑国或被逼迫,余下不足为虑。”
那么就是原国不光要应付极可能人多势众的楚军,西部和北部也将面临威胁。
智徐吾说道:“赵氏偷窃我家……我国战法,败之不难,追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