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我在春秋做贵族 第437章:河山可作画,寡人当定这个导师了!

良久之后,曾子问道:“原侯非为并鲁?”

智瑶懂了。

曾子是一个牵挂母国的人,不愿意为正在攻打鲁国的原国效力。

老实说,智瑶没有多么失望,一切只因为曾子的大一统并非智瑶需要的款式,并且曾子眼中的“民”只是“士”以上的阶层,没有涵盖普通黎庶。

不值得奇怪,当前的贵族或落魄贵族,他们能拿普通黎庶当人对待都显得稀奇,施舍一些言语上的平等都算好人,着实很难奢望更多了。

仅是对待黎庶的那种看法,曾子跟智瑶就不是一路人。

当然了,智瑶愿意善待黎庶有自己的打算,说一千道一万就是想要挖掘出更大的潜力,用以增涨国力,再服务于自己的大业罢了。

这种“各取所需”其实很不错,起码会给普通黎庶更多的上升渠道,不止是一时间改变当代人的命运,认真评价说一句“功在千秋”都不为过。

孔子为什么受到推崇,并且有能够站得住的理由?就是因为他干了打破知识传播的限制,并且愿意拿出家里的知识对外传播。

而智瑶已经在做破家为国的事业,拿自己名下的土地赏赐有功之人,能不能获得赏赐不再看血统,纯粹以功劳进行评定,打破“血统论”的桎梏就是一项壮举,远比一些只说不做的人要伟大得多了。

里面的关键是什么?智瑶不是只赏赐少数几个人荣华富贵,获得的赏赐或许不多,惠及的群体却是大量。

这一点历朝历代能够做到的首脑并不多,更多的是只照顾到视野之内的人。

其余人?不了解,没看到,各安天命罢。

这也是为什么人们总爱往大老身边凑的原因之一,仅是混一个眼熟,好过完全没有印象。

只是呢?往大老身边凑,其实也是福祸相依。因为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活到追随者成为大老的那一天,更多人倒在了半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