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扬州城最出名的分红,就是鲸油、玳瑁、珊瑚、珍珠、皮草。
一丈高的红珊瑚有一段时间几乎成了扬州城的豪门标配,乃至有些小型船的船老大,也开始学着“招股”,他们找不到世家豪门大商人投资,便去市镇坊里之间的普通人家筹措资金。
有名的探险家,可能三五家巨头各自出点钱,就能完成冒险。
但小型船的船老大,可能就要跑几百户人家,每家十贯二十贯这样,凑了点紧紧巴巴的钱,然后搞一批商品,跟着船队前往“扶桑地”贸易。
从“扶桑地”带回来名贵商品之后,利润自然也是相当可观。
早年“螺娘”的分流,就是由这些小型探险家和贸易商完成。
而扬子县当年李县令搞得港口码头,如今在靠近港口码头的地方,盖着绵延七八里的屋舍。这些屋舍,牌头幡子都极为粗暴,某某会社、某某股份会社、某某联营会社、某某商号、某某股份商号……
大大小小三四千家,甚至有的门店之中,可能挂着几十个牌子,竖着的牌匾挂得密密麻麻,而门店中的办公人员,一个文员要应付几家的会社的差事。
整个东海之上的利益纠葛,尤其是中低层社会中的经济交流,大抵上,就是纠缠在这些乱七八糟的组织中。
每天倒闭五十家,每天开张一百家……密密麻麻,多不胜数。
只是这一次,东海的故事,重新上演,变成了南海,变成了丝路,变成了天竺。
而主角们,从底层的冒险家,变成了稍微层次高一点的没落世家以及寒门。
“家主,这……这打算‘招股’多少?总股本……”
“五十万贯”
管氏大家长说出这个数字的时候,声音都在发抖,因为这是在豪赌。一年半之后,要是连利息都还不出,可能管氏就要完蛋。破产都是好的,整个管氏可能就此销声匿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