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唐朝工科生 第九十一章 人生如酱缸

“换了作甚,当早饭吃。”

“哪有这般败家的?”

“我现在是正职教书先生,不一样。”言罢,他忽地想起了什么,“邓州来得的老人家那里,你送一些瓜丁过去。”

“你跟鄱阳王又不搭界,怎地还要卖这个面子。”

“都是姓陈,何必生分了呢。再说,这里是武汉,也不惧甚么闲话。”

“你是夫,听你的吩咐就是。”

“这怎是夫妇的区别,做个人情罢了。”

邓州刺史陈君宾才过世没多久,族人因为生存条件急转直下,就四处找陈氏故人投奔。

恰好原先在洛阳有个年轻人是在礼部“打杂”的,结果冒险辞职下海去了武汉,生意没做成,结果给学校打零工的时候,被发掘出了“教书”的天赋。

于是乎,阴差阳错,成了武汉本地的教书匠。

后来搞“义务”教育,学校扩建并没有混乱扩张,而是从张德手中的核心单位逐渐扩散,其中就有江夏中学。

能够在各个新式学校做教学骨干的人,全部都是原先就在张德手下混饭的。陈先生因为业务能力很强,上方对于江夏中学运行的期望,主要就是看他们这些教学骨干的发挥。

如今全府中小学都是统考,成绩都是百分制,谁成绩好谁成绩差,算一算比个大小就一目了然。

陈先生福利高是高,压力同样也不小。

不过这种事情,对他这等出身的人来说,也算是小意思。毕竟,南陈国族后人,经历的事情怎么可能风轻云淡。

顶着压力还能照拂一下陈君宾族中老人,可以说相当的不容易。